《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五条 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矿井的两翼、相邻采区、相邻的煤层、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煤层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煤仓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必须用水棚或岩粉棚隔开。
必须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定期撒布岩粉;应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
一、用岩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
岩粉:专门生产的、用于防止爆炸及其传播的惰性粉末。
(一)撒岩粉:是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定期将岩粉撒到积存煤尘的巷道两帮和底板上。
(二)岩粉棚:是由安装在巷道中靠近顶板处的若干块岩粉台板组成,板与板的间距稍大于板宽,每块台板上放满岩粉。发生爆炸事故时,火焰前的冲击波将台板震倒,岩粉弥漫于巷道中,火焰到达时,岩粉从燃烧的煤尘中吸收热量,使火焰传播速度迅速下降,起到限制爆炸传播的作用。
二、用水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
(一)喷雾洒水:就是经常向巷道周壁喷雾洒水,使落尘保持足够的湿度,即使在爆炸波的冲击下也不参与爆炸。煤尘爆炸试验平硐内的试验表明,落尘含水量大于10%时,不参与爆炸,爆炸火焰在这段巷道内传播的距离不超过10m。喷雾洒水作为隔绝爆炸传播的措施时,洒水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0m,巷道洒水后煤尘中水分应保持在12%以上或能手捏煤尘成团。
(二)水幕:是在需要隔绝煤尘爆炸的巷道内,设置排在冲击波作用下能迅速启动的自动喷雾洒水装置。
(三)水棚:它的作用和岩粉棚相同,只是用水槽或水袋代替岩粉板。我集团公司所有矿井均采服隔爆水棚。
隔爆水棚安设标准如下:
1、布置方式:隔爆棚布置方式有2种:
(1)集中式(2)分散式。
分散式隔爆水棚只能用作辅助隔爆棚;40L及小于40L的水袋所组成的水袋棚,不得作为主要隔爆棚。
2、水量:
(1)主要隔爆棚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小于400L/m2。
(2)辅助隔爆棚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小于200L/m2
(3)隔爆水棚水量按棚区所占巷道空间体积计算,不得小于1.2L/m3.
3、质量:
(1)所用的水槽和水袋必须符合MT157—87《煤矿用隔爆水槽、水袋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2)排间距:集中式:1.2米--3米;分散式:10米--30米。
(3)棚区长度:
主要集中式:不得小于30米;辅助集中式:不得小于20米。
分散式:不得小于120米(
> 防尘规范中规定的是200米)。
(4)隔爆棚首排距工作面距离:
集中式:必须保持在60—200米;分散式:必须保持在30—60米。
(5)挂勾:挂勾使用4——8mm的圆钢,挂勾角度为60+5度,弯勾25mm,挂勾位置对正,每对挂勾的方向要相向布置(勾尖与勾尖相对)。
(6)其它要求:
①的不槽应横向布置;即:长边垂直于巷道走向方向。
②水棚应设在巷道的直线段内,与巷道的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与风门的距离要大于25米。
③水棚距离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两帮(支柱)的间隔不得小于100mm,距离巷道轨面不小于1.8米;棚组内的各排水棚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
④实行挂牌管理,牌板标明:地点、不袋个数、棚区长度、水量、断面、棚距等参数。
⑤每周要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可查。
关键词:限制煤尘爆炸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