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用自救器吸气时会有干、热的感觉,甚至感觉有颗粒,这都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连日来,在高庄煤业公司综采工区班前会上,工长许峰为职工详细讲解自救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该工区将提升职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职工遵章操作水平,推进安全教育培训由课堂向现场、由理论向实践、由学习向实训延伸,达到“治标”环环相扣、“治本”步步为营的目的。
他们一改传统培训方式,采取互动研讨、分享点评、实践演练等互动性强、培训效果好的形式,让每名职工参与其中,深入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增强避险救援、自救互救能力。
他们建立“微课堂”层级培训体系,带领职工扎实开展安全法规制度学习,对生产工作流程、设备操作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重点针对工程项目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岗位工的业务技能,使安全培训更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现“精准培训”的要求。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他们印制了《安全行为100问》“口袋书”,将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易犯易错的100个安全问题浓缩到“口袋书”中,便于职工随身携带、随手查阅、随时学习。利用微信群,每天定时推送安全小知识,开展线上有奖问答,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持安全教育不断线。
“王超请回答下,当采煤机的液压系统温度和压力突然升高,第一时间需要做什么?”在生产现场,许峰正在对职工岗位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除了常规的安全理论学习,该工区新增了作业现场的抽查提问。他们把课堂“搬到”现场,模拟本岗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以“理论知识+实操演练”的形式,对职工在实际环境中的岗位操作标准和安全避险能力进行考评,对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牢、不能随机应用的职工进行重点培训,安排工长包保盯靠,建立跟踪落实台账,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全员真学习、真培训、真掌握。
该工区持续加大对职工正确站位、规范操作执行情况的督导力度,对不规范操作职工进行现场提醒、亮相曝光,确保知行合一、执行到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注重安全知识宣教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实际工作中的掌握与应用,让职工学懂会用,真正达到保障安全的最终目的。”该工区区长赵利民说。
(通讯员 张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