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正对青岛港一起涉嫌欺诈的金属融资案件展开调查。为了控制信贷违约风险,中国银行监管机构对铁矿石的融资交易审查日益严格起来。同时,铁矿石价格受挫,港口库存也接近历史高位。
融资困难会迫使小型贸易商低价抛售库存。今年铁矿石已暴跌近33%,6月16日跌破90美金每吨,创下近2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价格的下跌使银行愈发担忧小型贸易商有可能无力偿还贷款。
“信贷紧缩将加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并会促使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下跌。我预计下阶段价格会降至80美金,”香港大华继显证券(UOB-KayHianSecurities)高级矿业分析师HelenLau说。
青岛港的案件调查让各大银行对于大宗商品融资甚为担忧。尽管此案的调查是针对铜,铝的融资交易,但其影响已经蔓延至铁矿石领域,业内人士称。
中国银行是铁矿石贸易的主要贷款机构,在过去两个月,该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对铁矿石融资审批环节的监管,重点监管地区包括原材料贸易聚集地之一的山东省,金融中心上海和钢材生产大省河北,有交易商表示。
例如,山东地区的四家贸易商反映,山东省中国银行地方支行需要把申请签发信用证的所有材料,提交到他们的省级分行进行进一步审核,而省级分行几乎已经停止发放贷款给小企业。
“现在从中行拿到信用证变的非常麻烦和耗时,我们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一位山东的铁矿石贸易商说,越来越多的贸易商无法拿到贷款,被迫抛售库存。“由于信贷切断,这两年许多铁矿石贸易商将被淘汰出市场。”
另一位贸易商称,他的公司五月份向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申请信用证用于定货,结果以失败告终。实际上中行已停止为小贸易商发放信用证了。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的发言人还没有就此发表任何评论。
铜,橡胶和大豆等大宗商品已被广泛应用在中国融资领域,贸易商和投资者用大宗商品抵押向银行借款,然后把钱投资在房地产或影子银行等回报率高的领域。自去年年底以来银行已逐步控制和削减向钢铁行行业的贷款额度,迫使企业通过增加铁矿石进口量来获得抵押融资。
目前有些银行要求贸易商在他们审批发放信用证之前就找到买家,并确保其真实可靠。许多银行还增加规定,进口商必须向银行缴纳40-50%的保证金,而且之前的要求仅为10%-20%。
“目前我们已经停止发放(用于大宗商品融资的)新贷款,正尽一切努力收回前期放出去的贷款。同时,我们还强化了相应的内部监管流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建设银行官员称。
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国有银行是否已收紧审批信用证,或已停止发放信用证。路透致电中国建设银行的媒体代表,但没有得到回应。而中国工商银行的代表也没有对贷款紧缩措施做出回应。
五月底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创下1.131亿吨的记录,大约有34%为贸易商存货。6月13日库存总额已经有所下降,仍保持在1.125亿吨的高位。
具体多少铁矿石涉及融资交易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业内人士担心,任何还款延迟或拖欠都可能会促使更多的银行缩减向贸易商的信贷,对于现金短缺的贸易商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们认为,铁矿石市场下一步将是消化多余的库存,这将是一个过程,意味着采购活动会下降到低于实际需求的水平,并有可能导致短期内价格进一步下行,”麦格理分析师GraemeTrai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
有些人士则相对乐观。花旗在一份铁矿石报告中说90美元的价格会导致中国和其他地区产量的大幅削减,这有助于避免铁矿石在2014年剩下的时间里在90美元以下遭受持续下跌”。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推动“三区”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几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坚持储备一批大项目、引进一批大企业、建成一批大项目,正在形成有强势企业引领、有“拳头”产品支撑、有先进技术保障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了“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铁矿-焦炭-钢铁”、“锌精矿-硫精矿-硫酸-硼酸-硼镁肥”、“硫酸-铁精矿-水泥及硫酸-电力-水泥”等多行业综合的循环产业链,形成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为主导的“七大”特色产业体系,相继建成硫酸钾镁肥、纯碱、碳酸锂、硼酸、煤焦化、甲醇、铅锌尾矿综合利用等4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
光伏产业在短短3年间成为柴达木调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头戏。目前,已形成格尔木东出口、德令哈西出口、乌兰老虎口及大柴旦锡铁山四大光伏产业园区,完成投资250多亿元,共建成40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光伏并网发电1413兆瓦,在建光热发电100兆瓦、风力发电148.5兆瓦。枸杞产业迅速发展,已建成30万亩枸杞基地,产值和种植面积分别排在全国第二和第三位。
在盐湖化工产业方面,先后建成昆仑碱业100万吨纯碱、盐湖海虹10万吨ADC发泡剂、青海锂业1.7万吨碳酸锂产业化示范工程二期项目。在建盐湖集团40万吨金属镁一体化、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二期工程、盐湖集团新增百万吨钾肥、青海盐湖佛照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碳酸锂等项目,促进钾、钠、镁、锂、锶、硼、溴等资源梯级开发和构建以配套平衡氯气、氯化氢气体为辅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产业体系,推动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有色冶金、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向全国最大乃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盐湖化工产业基地目标迈进。
油气化工产业基本形成以油气开采为龙头的油气化工产业体系,建成青海油田150万吨炼油、中浩天然气化工60万吨甲醇。着眼于有色金属采选冶金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成格尔木金涌矿业、茫崖虎头崖年产40万吨铅锌采选项目、青海山金矿业1000吨/金矿采选工程及200吨/日冶炼联合工程。正在建设庆华200万钢铁一体化、1000万吨铁矿采选、青海中航资源10万吨金属硅项目。
今年海西州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121个重点产业项目在全州展开,总投资2655亿元,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及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依然是重点,项目达到66个,总投资18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