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港运资讯>第二条高原“天路“重要节点性工程—松潘隧道贯通

第二条高原“天路“重要节点性工程—松潘隧道贯通

第二条高原“天路“重要节点性工程—松潘隧道贯通

  历经近3000个昼夜的艰苦奋战,位于川西北的高寒,海拔近3000米,全长8048米的双线长隧道——松潘隧道,于11月5日上午顺利贯通。这标志着成(都)兰(州)铁路又下“重要一城“,黄胜关段站前工程进入冲刺阶段,成兰铁路全线贯通指日可待。
  
  成兰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200公里,是继青藏铁路后我国第二条修建在海拔3000米高原的“天路”。松潘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麓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成兰铁路中部的一个控制性工程,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于2013年开工建设。据相关人士介绍,隧道工程开工建设8年来,一直采用4个工作面,人歇机器不停,24小时不间断同时掘进的作业方式。由于隧道有2360米处于软岩大变形及滑坡体地段,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上易受汶地震、岷江活动断裂带的影响,隧道地质层间相互挤压破碎,层理产状变化大,节理裂隙发育,极易发生涌水、塌方等危险,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进度缓慢。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线诸多隧道中,松潘隧道是松散围岩大变形典型代表,此类岩石岩体完整性差,遇水立即软化,用手轻轻就能捏碎,在此种地段上施工就好比在“豆腐”里打洞,很容易出现“边修边垮”的尴尬情况,而松潘隧道最大埋深达270米,掌子面发生过1次冒顶, 21次溜坍,70余次初支大变形等施工险情,其中最难的一次险情,5个月仅掘进了12米,其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隧道建设平稳有序推进,工程师们在恶劣条件下因地制宜,创新发明了“隧道微三台阶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稳定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缩短支护成环距离及时间,同时配套采用同步径向注浆等技术,成功解决了破碎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各类疑难杂症,为我国高原、高寒、破碎软岩隧道建设提供技术借鉴。据悉,这一被“逼”出来的工法共形成和申报技术成果9项,且极为罕见的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在全国推广使用。
  
  成兰铁路的建成通车,将开启川西北地区铁路运行史的新篇章,与既有宝成铁路、兰渝线及即将开建的川藏线、成西线共同构建连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干线铁路通道。
  
  (文/唐海陈)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兰渝铁路通,百业待兴

上一篇:逆行铁路人 抗击风雪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