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谋久调优新矿“行”】重点报道:西部崛起新希望

【谋久调优新矿“行”】重点报道:西部崛起新希望

一个企业,只有顺应了国家发展战略,才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才能走得更远。新疆基地是在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下建设起来的,目前又搭乘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快速列车”,并契合了国家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清洁生产,稳步开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战略机遇。新疆基地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的新时代大环境下,将迈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承担起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光荣使命,更好地造福边疆、反哺老区。

新疆基地作为集团战略发展的基地之一,承载着山东老区煤炭产业转接、人员转移的战略重担。历经十余年建设发展,在新山能战略重组的特殊时期,也迎来了决战决胜突破的历史机遇。目前,新疆基地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煤气一体化项目稳定运营,产能快速释放,南疆两对生产矿井稳产稳效,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得到有效化解,决战决胜新疆基地突破的目标基本实现。

今天建设成果丰硕,明天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是新疆基地突破决战决胜之年。在这个关键历史节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中提到:要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稳步开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对新疆基地来说,这又是一次重大政策利好。

“目前新疆基地规模初现,以融入国家战略、实施清洁转化、保证能源供应为方向,加快煤炭产能释放,全年产煤将突破1100万吨;实行煤矿和煤制气项目一体运行,构建伊犁四矿和伊犁一矿‘双煤源’保供,新天煤化工实现满负荷生产,单日产气创出了667.7万立方米的历史最高水平,全年产气量有望达到19亿立方米;项目手续办理年底清零。”谈到新疆基地今天的发展成果,伊犁能源董事长、总经理何晓光说。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对外合作规范顺利,新疆基地产能释放条件万事具备,突破进程换档加速。

“2021年,我们继续发挥‘双煤源’协同保供作用,确保新天煤化工全年产气20亿立方米、新疆基地产能迈上1400万吨新台阶。”何晓光信心满满地表态,集团公司谋久调优的决策部署,为新疆基地充分释放了高质量发展潜力。从长远看,围绕高质量发展,新疆基地重点抓好“三个推动”:推动现有项目运行质量提升。坚定不移走好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的路子,打造智能化、智慧化绿色矿山。持续优化新天煤化工战略合作,提升新天煤化工运营质量,实现达产达效。推动清洁能源转化升级。加快伊犁一矿转化项目落实,抓住国家开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机遇,推动保有探矿权的开发。推动企业品牌优势转化。历经多年开发,新疆基地在装备、技术、人才、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拥有大量积累,这些正逐步转化为企业品牌优势。未来要把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新疆基地做大做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高效清洁能源综合供应商。

新疆基地拥有资源储量128亿多吨,已开发资源量仅占50%左右,剩余储量的开发,需要放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和清洁能源利用的新格局下思考和规划。“目前,能源集团正在编制中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在疆打造一体化、规模化、智能化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初步计划建设60万吨煤制烯烃产业配套项目;新天煤化工煤制气项目满负荷生产,一期工程形成示范后,择机启动二期建设。在能源集团搭建的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在能源集团运筹帷幄下,新疆基地未来会有更大发展空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葛茂新表示。

创业艰难百战多,不负韶华守初心

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作一个故事,那么在新疆基地,5000余创业者共同书写了一部为新矿谋未来的“鸿篇巨著”。

回望2004年,踏着西部开发的鼓点,新矿人迈开了远征的步伐,启动新疆基地建设。建成了伊犁一矿——新疆首座获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年产千万吨井工矿井、伊犁四矿——年产600万吨矿井、新天煤化工——世界最大单体煤制气项目等,并整合了秦华、永新两个矿井。

“这些年我最高兴的就是我们的千万吨矿井马上投产了,我们的梦想实现了。”鲁孝堂是参与伊犁一矿建设的第一批掘进工人,他参与建设的伊犁一矿今年完成基本建设,各项设施通过验收,12月8日顺利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是新疆首座千万吨级井工矿井,每年可为新天煤化工供应200万吨煤炭,与伊犁四矿共同成为新天煤化工原料煤重要供应源。“刚来的时候矿区就几顶帐篷几间板房,地面没有硬化,厚厚的尘土能没过脚踝。大风一吹,板房里就积一层沙。”

让鲁孝堂印象深刻的除了风沙,还有暴雪。新疆基地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南北两岸荒漠地带,一场大雪过后,整个荒漠白茫茫一片,很难找到工地在哪。后来有人留意到矿井旁边有一棵左公柳,远远地站在那里,成了矿井的“地标”。茫茫雪海里小树就是“灯塔”,大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守望树”。现在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

风沙、暴雪没能阻挡新矿人的创业热情。一次次工程建设大会战,使这里变成了塔楼林立、巷道如织的现代化矿山。鲁孝堂也从一名工人成长为工区干部,实现了人生的蜕变。

战略合作与联动保供,新矿智慧助力突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新矿人就开始寻找战略合作者。经过反复调研分析,新矿人与浙江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交叉持股方式,共同开发伊犁四矿和新天煤化工煤制气项目,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扫清了项目开发资金、技术和市场三大压力,形成利益共同体。

“伊犁四矿和新天煤化工是连体项目,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作为配套矿井,伊犁四矿负责提供新天煤化工的‘口粮’——直径8至100毫米的块煤。能否生产出足量符合新天煤化工要求的块煤,决定着这对项目投资的成败。”何晓光说。

对于煤矿来说,通常只要把煤采出来,热值达到要求就行了。但作为新天煤化工的配套煤源,保证颗粒度对伊犁四矿来说是项非常关键的任务。煤炭从伊犁四矿井下采出来,到输送至新天煤化工气化炉,中间要经过转载、仓储、运输等多达数十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对块煤产生破碎。2017年矿井试生产时,块煤率只有43%,即使矿井达产,也只能满足新天煤化工50%的原料煤需求。提高块煤率迫在眉睫。

“如何提高块煤率这个课题,在国内煤炭行业,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挑战。当时我们就在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取样,先把各个环节的影响数据统计出来,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分析,一个点一个点改造。经过3年多持续努力,把块煤率从43%提升到了75.5%,攻克了制约块煤率的难题。”伊犁四矿党委书记、总经理蒋守来说。

在提高块煤率的同时,矿井提产能、提原煤回收率工作也紧锣密鼓进行。伊犁能源加快伊犁四矿边角区开拓和矿井延深工程施工,优化工作面布局,增加可采储量1500万吨,回收率提高到93%以上;加快工作面装备,形成三保二生产格局,即用三套综采装备保障两个工作面同时生产,矿井实现达产。

通过提块率、提产能、提回收率“三提”措施落实,伊犁四矿生产出更多符合要求的块煤,源源不断通过皮带走廊输送到新天煤化工。新天煤化工2017年3月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产出合格天然气,成功输送到西气东输管网,用时短,系统稳,创出国内同类煤制气项目投料试车新记录。

正当大家为之雀跃时,新的问题又来了:单以伊犁四矿产量,想要实现煤制气项目满负荷生产,还有大约200万吨原料煤缺口。没有足够原料煤,新天煤化工就无法满负荷生产,将始终处在亏损状态。

在此关头,2018年,集团公司明确了将伊犁一矿作为新天煤化工第二煤源。伊犁一矿距离新天煤化工80公里,从煤质、运距、产能等综合因素看,是新天煤化工目前比较理想的第二煤源。伊犁一矿早一天投产,新天煤化工就能早一天达产,加快伊犁一矿建成投产摆上了重要日程。经过紧张建设,今年10月,伊犁一矿通过安全设施验收,12月初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伊犁一矿目前装备了两套综采设备,有序推进试验开采工作,与伊犁四矿共同形成“五保三”格局,即用五套综采设备保障三个工作面同时生产。今年预计伊犁一矿出煤突破300万吨,供应新天煤化工原料煤有望达到100万吨,伊犁一矿第二煤源作用初显,“双煤源”保供体系构建形成。

8A650

拥抱智能,“煤黑子”变“靓”了

“井下职工很少,看不到什么人啊,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近日,山东卫视“五洲四海山东人”栏目摄制组到伊犁一矿采访时,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在这里井下人工作业更多地被现代化的设备所取代,不仅人员减少了,工作效率更高了,矿工们的工作环境也更好了。

这一切都得益于智慧矿山的建设,伊犁能源的努力目标是矿井智能化采煤装备率达到100%,主要岗位均实现自动化。40秒你能做什么?喝一杯水、发一条语音或者看一个短视频?但你知道伊犁四矿安监员能干什么吗?40秒他们能把在井下发现的隐患拍照、录入信息和整改措施,编排好下达到责任工区,这就是伊犁效率、伊犁速度。

伊犁能源有朵“云”,能“云”上办的事儿不“地”上办。伊犁四矿建设了“伊新云”系统,它不仅是矿井生产系统的智慧指挥中心,矿井所有生产系统的自动化都在这个平台实现,而且也是矿井的安全平台。“以前,隐患从发现到下达整改意见给责任区队,至少需要3个小时,安全云平台的应用将这一过程缩短到40秒。”技术人员刘凯介绍。

“变化太大了,现在我们乘坐无轨胶轮车,直接就到工作面了,以前得走将近50分钟。”鲁孝堂所说的无轨胶轮车,是新疆基地辅助运输的一大特色。得益于无轨胶轮车,他们建成了“半小时运人圈”,极大提升了矿工下井效率和安全指数。

近年来,伊犁能源按照“大而精、小而美”思路,颠覆传统理念,全力打造“一井一面一头一千万吨一百人”的西部现代化智慧矿山标杆矿井。“我们伊犁一矿正在建设中的一个采面长度4公里,煤层厚度18米,可采储量1860万吨,一采就是两年,这在山东老区矿井连想都不敢想。”干了一辈子掘进的鲁孝堂骄傲地说。而在伊犁四矿,已经投产了一个近600万吨储量的采面,单面月产能达到40至50万吨,属地面一键启停智能化采煤面,全部采完需要一年多。

“煤黑子”变“靓仔”,西装革履坐在电脑前点着鼠标把煤采。这就是新时代的伊犁矿区。

西部新希望,职工有奔头

2007年到新疆创业的李加增,休息的时候常和同事到枝繁叶茂的“守望树”下聊天。这棵左公柳,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情感寄托,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

从三十冒头的小伙子到小五十的大叔,一晃就是16年。伴随时光流逝的,是李加增的成长,他已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千万吨矿井机电专业的负责人。李加增的成长,也是新疆基地日新月异发展的缩影。

企业能留住人,也就留住了发展火种。伊犁能源第一批创业职工,都是从山东老区来的,现在的职工也有一半以上来自山东。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是伊犁能源一直倡导的理念。“我们现在住的都是标准化公寓,睡板房一觉醒来身上都是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说起生活变化,李加增如数家珍,“食堂里既能吃上卤猪蹄、粉皮炖肉这样的山东菜,也能吃上新疆的汤饭。前两年新建了文体中心,里面有健身房,矿上还经常搞文艺活动。一个矿就像一个小城市。”

“目前35岁以下青年人占在册职工的40%,35岁以下科级47人,副处3人。有3名35岁以下年轻人进入矿领导班子,我们那一批来的大学生,留下来的90%以上担任中层以上职务,成为了专业骨干。”伊犁能源团委书记杜新芳说。

培养人、发展人、留住人,企业发展才有后劲儿。伊犁能源不仅对于有学历、有技术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启用,对于井下一线职工,也大力培养,让人人都有一门绝活。

小吴是伊犁一矿机电运输班组职工,锡伯族,伊犁察布查尔县人,毕业于乌鲁木齐技校的他来一矿已经10多年了。“这里离家近,收入高,矿上给我们培训,让我们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所以我们能在这里一直干下去。我们那一批一共90多个人,70%的人都留下来了。”说起在伊犁一矿的工作经历,小吴很感激也很满足。

跟小吴一样的少数民族职工,在伊犁能源还有很多。在新疆基地这个大家庭,针对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实际,伊犁能源持之以恒地开展“争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者、争当干事创业排头兵”活动,少数民族和汉族职工之间结成对子,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中相互走访。近年来先后涌现1名自治区人大代表、1名伊犁州工会会员代表、2个伊犁州民族团结示范班组等先进集体和个人,5名少数民族职工入党,4人走上副科级岗位。伊犁能源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越来越多新矿人来到伊犁,加入新疆基地开发建设。新疆成为新矿创业者热爱的第二故乡,他们正以“扎根新疆、反哺老区”的责任与胸怀,谱写新疆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更名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上一篇:【安全是第一要务】物资公司抓好配送车辆安全维护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