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集团和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市场化和精益化相融合作为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关键一招。当此转折之际、逆势突围之时,实施“两化融合”,方能更好适应市场形势,应对当前困局;才能更好突破管理瓶颈,锻造竞争新优势,进而赢得企业生存与发展。
“两化融合”是企业实现度危求进的必然选择。企业要发展,外靠市场,内靠管理。过去,淄矿靠“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的内涵发展模式,度过了上一轮煤炭市场的寒冬;靠精益管理和内部市场化实现了新一轮发展。但不可否认,随着前几年煤炭市场的好转,精益管理的力度在减弱,内部市场化的步伐在放缓,“两化融合”的自觉性在滑坡。当前受疫情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市场竞争波诡云谲,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外部市场不可控,唯有内抓管理,实施集约经营,靠成本优势对冲市场劣势,靠降本加速度累积企业效益之堤。惟其如此,企业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实施“两化融合”,既可以激发管理流程的每一个因子,又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展创效空间。这既是企业科学管理、集约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危机、谋求发展的关键之举。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
实施“两化融合”,要在“实”字上下功夫。要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抓好顶层设计,构建起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创新创效、市场经营、运营管控“五个价值链条”,做到条理清晰、纲举目张;要全面查找市场化运营和精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完善推行方案、明确融合路径、抓实纵深推进,用“两化融合”优化管理流程,让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都找到挖掘创效潜力的切入点;要大力倡导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理念,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让每一项工作都产生价值,让每一个流程都创造价值,让每一分钱都衍生价值。
实施“两化融合”,要在“融”字上做文章。精益管理和内部市场化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又相得益彰、呈倍增效应。其基础在管理,其动力在市场化,其关键在融合推进。精益管理的核心在管理的精细化和工作的高标准。要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事事在控、可控、受控,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流程、每一台设备、甚至每一寸土地都做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并辅之以高目标发挥引领和激励作用。市场化重在发挥经济杠杆的撬动作用,以外部市场倒逼内部市场,以健全的价格体系,倒逼岗位之间、工序之间、流程之间、板块之间形成市场关系。从而使提质创效、降本增效、减人提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成为企业的价值追求和全员自觉行动。
实施“两化融合”,要在“效”字上创水平。要把提高效率、增创效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试金石。通过提高标准、优化流程、科学管理、有效激励,着力提升工作效率;要统筹做好“量本利”和“价本利”的动态转换,广泛开展创纪录行动,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要破除成本到底的错误认识,坚持成本致胜理念,做到一切支出有计划、有预算,一切工作讲成本、讲创效,一切活动看产出、看效益,深入实施“双压四控”活动,确保企业始终保持“低成本”的核心竞争优势。要以“干毛巾也要拧出水来”的韧劲,充分运用市场化交易的经济杠杆,激发全员参与降本降耗、增收创效的热情,让 “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真正落到实处。
实施“两化融合”,贵在做实基础,要在精于管理,成在融合推进,难在一以贯之。唯有横下决心,真抓实干,方能积厚成势,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成本优势确保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