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一家外国制造企业的车间电机出现问题,工厂陷入停顿,请来的检修工和专家都找不到问题,后来请到了一位著名的电机专家,一番检查后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道: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最终故障得以排除。工厂经理问其要多少酬金,他开了清单,画线1美元,知道在哪画9999美元。
看到这则小故事不禁让人沉思,触类旁通,在笔者看来,铁路部门在每年的秋检秋鉴或春检春鉴这样的契机中,多出些“工匠”,并由此重塑“工匠精神”,其于安全提效、优质服务当如虎添翼。
如下,铁路运输各种新设备、新技术运用层出不穷,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这些运营设备都无时不刻地经受着各种考验。在设备春检春鉴中多出些“工匠”,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为前提,努力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技巧、维修技能,以精湛的技术提升设备运行和维护质量,并又能降低设备维护、检修费用,此为设备春检春鉴中的新课题。
多出些“工匠”,对于职工而言,实则就是专注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努力迫求做到极致。人这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爱岗敬业,有主人翁情怀,以认真而敬重的心态对待工作与生活,一门心思把本职工作干好并有所超越,让这种“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就会使钢铁大动脉年年岁岁安全畅通。
(文/毕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