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的节目持续关注了一些市民反映他们在使用公共充电桩进行充电的时候,被误导购买了保险。节目播出之后,南京的张女士打来电话,说她也有同样的遭遇。
家住建邺区迎宾村的胡女士反映,5月5号,父亲在楼下公共电动车车棚充电时,被付款页面上的元保保险广告页面所误导,购买了两份元保保险。
记者观察发现,保险字样的提示非常小,而一旁购买保险的绿色确认键却很大,也很醒目。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这个键就是充电收费确认键。
报道播出后,该小区充电桩安装公司南京唯捷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对保险广告做了屏蔽处理。
无独有偶,南京市民张女士也遇到了类似问题。4月10号,她在江宁紫荆苑小区看望父亲,顺便在楼下小区的充电桩充充电。
“我一扫码点开界面,就出现一个小手的点,点了之后我也不知道买成保险了。扣的钱也不多,我打开微信看看,就扣了2块多钱,我也没当回事。”南京市民张女士说。
微信扫了二维码之后,经过一番操作,支付了2.4元。刚开始,张女士以为是支付的充电费,没想到一个月后,也就是今天早上,微信再度被扣了168元。
莫名其妙的扣款引起了张女士的注意,她查看了微信账单明细后,发现这笔钱是被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扣走的。此时,她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在扫码充电的时候被误导购买了保险。
“今天早上我账单扣了168块几毛钱。操作的时候我就一步一步的点下去,我以为充电要输入手机号,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不认为是买保险,所以被骗了,这个误导害死人。我希望相关部门能理清这件事,就是消费你也要还我们一个清白。”张女士告诉记者。
在付款之后,张女士连保单都没有看到。微信支付记录上显示,这是一份“元保尊享百万医疗保险”。张女士说,她根本就没有购买商业险的打算,保险也是在误导的前提下购买的,他希望保险公司能退保退款,而客服人员却表示,他们已经在付款页面尽到了告知的义务。
元保保险经济(北京)有限公司客服回应称,“当时是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支付密码进行投保成功的。这个2.4元是一个没有升级的保费。这个产品是一个可以升级的产品。如果当时不进行升级,每个月保费是2.4元,但当时勾选了升级,所以次月保费是168.6元的。”
客服人员表示,元保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代理了多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张女士所够买的这款产品是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险种,包含了一般医疗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额度为600万元。
客服还表示,目前张女士的保单已经生成,要想退保的话,需要联系泰康人寿保险客服。
随后经过电话沟通,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同意帮张女士办理退保。
“今天(扣钱)已经承保了,所以今天一天对应的保费不退,剩下来没有承保对应的保费可以帮您申请退还的。现在退费金额是163块钱。”泰康人寿客服称。
记者了解到,紫荆苑小区的公共电动车充电桩有“来电”和“小斑马”两个品牌。安装厂家分别是芜湖山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宇谷科技有限公司,都是由南京裕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禄引进。
然而记者发现,两家公司的付款充电页面有很大的区别。“小斑马”付款页面上很干净,没有显示任何广告;而“来电”收费页面上跳出了元保保险的购买键却很大,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充电收费确认键。
对此,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更多的居民被误导,下一步将约谈“来电”充电桩公司负责人,要求公司尽快整改居民反映的问题。
南京裕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紫荆苑物管处周女士表示,“我马上立即跟充电桩公司联系,把付款界面的小程序改掉,屏蔽掉。”
记者走访发现,不论是前面报道的胡女士的父亲,还是张女士,他们所用的充电桩虽然有不同的公司安装,但收费页面上的弹窗广告却大致相同,购买保险的确认键如出一辙,很容易误导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