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资产负债表分为理论金属资产负债表和实际金属资产负债表。
理论金属平衡(也称过程金属平衡)表是指根据平衡期内原矿和最终选矿产品(精矿和尾矿)的测试品位计算出的精矿产量和金属回收率。因为不考虑过程中的损耗,所以这个回收率叫做理论回收率,这个金属平衡表叫做理论金属平衡表。它能反映选矿的技术指标。一般按班、日、旬、月、季、年编制。可作为选矿工艺的业务考核和分析数据,并可根据资产负债表期内的工作指标,比较单个车间、工段、班的工作状况。
实际金属平衡表(也称商品金属平衡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期间实际处理的矿石数量、精矿实际数量(如出厂数量和留在矿仓、浓缩机及各种设备中的数量)和试验品位计算的精矿产量和金属回收率,所以这个回收率称为实际金属回收率,这个金属资产负债表称为实际金属资产负债表。它反映了集中器的实际工作效果。一般金属资产负债表按月、季、半年或年编制。
选矿过程中的金属损失集中在实际回收率与理论回收率的差异上。一般情况下,理论资产负债表的金属回收率高于实际资产负债表的金属回收率,但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实际回收率高于理论回收率,主要是由于取样误差、原矿和精选产品的化学分析和水分测定误差、原矿和精选产品的测定误差造成的。一般要求浮选厂理论金属平衡表回收率与实际金属平衡表回收率之差不超过2%,不出现负差,重选厂不超过1.5%。
通过金属平衡,理论和实际的金属平衡相差越小越好。差值越小,过程中的机械损耗越小。两者的区别是衡量企业组织管理是否先进,技术操作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因此,编制金属资产负债表非常重要,必须定期进行,才能有效指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