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正确处理职工教育培训中的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职工教育培训中的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职工教育培训中的几个关系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成为全行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各级领导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工作,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从整体反映的效果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一、要正确认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防止和避免进入误区
  教育培训实质上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来规范人的安全思想和行为。事故发生往往是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近年来多起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都脱离不了这个怪圈。所以,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基础抓起,即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以人为本,以心为本,提高思想认识,自觉规范行为。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经提出:“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一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友好合作和互帮互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特别强调了教育培训的重要。近几年开展的学习型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等,都离不开基本的一点,即抓好对职工的教育培训。
  在教育培训实践中要防止和避免进入误区。一是不能简单地就抓安全而强调抓教育培训。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人的安全思想和行为(也指操作技能水平),还有物的状态,这些都是以人为最基本条件的。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大多数一线职工和辅助岗位职工,虽然接受了一些义务教育,但其语言和行为常常带有无拘无束的习惯,自律和自觉行为规范意识较差,工作容易出现违章、违纪等“三违”现象,一味地只强调安全行为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缺乏实效性和长期性的。二是要避免一哄而上。要搞活动都搞活动,要抓培训都抓培训,特别是有时牵头部门不明确,相关部门都来安排,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多数职工也不愿接受,行动不积极,教育培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发挥。三是教育培训不是简单地办几期学习班、轰轰烈烈地搞几个活动、组织职工看几个事故案例的简单事情,必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制定计划、内容和形式,落实责任。

  二、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培训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提炼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不能用教育培训代替企业文化,也不能因企业文化建设而忽视和影响教育培训,更不能混为一谈。应该把教育培训理解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融入其中,以培育职工行为规范和共同愿景为目的,在坚持抓好安全教育培训的前提下,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理清程序,收到效果。按照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生存需要是第一位的,只有让职工感受到培训教育带来的实际效果,对企业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目的。
  二是处理好教育培训与精细化管理的关系。精细化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是保证精细化及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培训教育要找准切入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以职工岗位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注重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对新工人要进行矿情教育和未来岗位理论教育及语言文明习惯教育。对在职老工人,要坚持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化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行为的再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班前教育,同时要特别注意工作过程中的以老带新,操作培训中的手指口述,使教育培训伴随着思想境界的提升促进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企业整体工作推进奠定基础。
  三是处理好教育培训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教育培训第一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认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这也是煤矿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必须以安全教育培训为前提,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矿井的安全程度。要努力把教育培训的触角延伸到班组最前沿,开展以岗位、班组长为主的教育培训,整理专用教材,统一学习笔记,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专题讲座,同时,要特别注重实践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练功比武、现场操作和技术演练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职工教育培讥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抓好职工教育培训。比如对一线农协工低文化群体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重点如何向井下一线延伸、如何避免一哄而上抓培训、搞活动,如何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等。职工的教育培训与建立学习型企业、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不是矛盾的,要将教育培训充分融入到这些工作当中,始终服务于这些工作。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时,必须和职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使职工乐于参与,并积极运用培训教育在实践中作用的发挥,为建立职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二是坚持全员培训原则。木桶理论告诉人们,木桶中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该木桶桶板的平均高度,而是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块桶板的高度。所以企业中最薄弱、最差的环节必然会影响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实施全员培训是教育培训的根本,也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本手段。在培训教育中,要以先进的理念渗透为引导,以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培训为手段,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努力打造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
  三是坚持企业和职工利益同时得到提升。企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团队。企业的发展也是靠个体的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的。个体和团体是鱼和水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唇齿相依。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职工个体的潜能和积极性,使职工感受到企业发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希望。所以,在教育培训的效果上必须使职工能感受到教育培训带来的好处,自觉地与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要建立培训教育激励机制,使职工在欣然接受教育培训中能愉快地与教育培训产生共鸣,体现出最佳培训效果。
  总之,职工教育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的系统工程,它是企业各项工作健康开展的基础。在长期的教育培训实践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懈地用创新发展的眼光和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才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安全生产教育形式、对象和责任部门

上一篇:1个都不能少——安全培训的点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