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风险是指事故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以评价风险就是评价过程中事故形成的不确定性[1]。数据收集的不确定性、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不准确性、评价方法和过程的错误都会导致安全评价风险的存在。实地考察是评价数据收集的重点。检查是否合理、完整、科学,直接影响收集数据的真实性,从而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和风险性。因此,现场检查对规避安全评价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矿山现场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矿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现场检查工作缺乏必要的约束,许多评价机构盲目降低评价成本,尽量少去企业现场检查,有的甚至在整个安全评价过程中从不派评价人员现场检查,导致评价风险剧增。矿山现场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
1、核实矿井实际安全生产能力,为安全评价的真实性提供必要的依据。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大多数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虽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各企业开始整顿安全生产,但大多数矿山企业对自身的安全生产能力视而不见,很少下大力气去了解自己的实际安全生产能力[2]。因此,作为第三方安全评价机构,通过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现场设备设施的运行能力、作业环境进行现场检查,考察其在项目建设阶段、验收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的整体安全能力,可以为矿山企业的安全评价和未来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2.为矿山企业整改提供数据支持。矿井中的事故令人痛心,大多是基于现场设施设备失效,工作环境恶劣的责任事故。因此,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企业及时整改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必要途径。由于现场检查有专人负责,并有详细记录,必要时会现场拍草图进行描述,因此可以为矿山企业整改提供具体材料,也有利于对整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3.建立和积累必要的技术资料,提高评价人员的现场评价技能。对于评价机构来说,多次深入矿山现场,与矿长、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既可以积累现场工作经验,又可以结合本机构评价项目的特点,整理技术资料,建立评价数据库,快速提高评价人员的工作技能[3]。
三。矿山现场检查的要点和要求
广义的现场检查一般分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即狭义的现场检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两个方面论述了现场检查的要点及相关要求。
(一)矿山现场检查的重点
1、内业检查的重点
矿山行业检查可分为一般行业检查和有针对性的行业检查[4]。
一般内部检查主要检查矿山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资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与准入相关的基础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在有效期内等。
针对性内查主要针对不同评价阶段的相关管理资料进行收集和核对,如安全预评价阶段的项目立项依据、设施设备文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投入等资料。
2.现场检查的重点
(1)地下矿山现场检查。地下矿山现场检查的重点主要包括安全出口、通风设施、水仓、水泵、人行道、提升机安全设施、局部通风机、巷道支护、溜槽、安全标志、排水沟等安全设施的大小、型号、新旧程度和实际运行能力等。必要时,需要携带风速计、剂量计等仪器进行现场测量。比如检查溜井处是否有防护围栏(见图1),提升斜井处是否有台阶和轨道围栏(见图2),中间蓄水处是否有箅子(见图3),坡道处是否有隔离装置和扶手(见图4)。
(2)露天矿山现场检查。与地下矿山相比,露天矿山危险性较小,检查的内容相对简单,检查时视野开阔,便于信息收集。露天矿现场检查不仅包括整个矿山,还包括相关细节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如采场台阶的总体布置(见图5)、边坡角、采场高度和宽度(见图6)、排土场与采场的关系(见图7)、采场与居民区的关系(见图8),都是露天矿现场检查的重点。
(二)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
1、准备工作的要求
无论是地下矿山还是露天矿山,检查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查前,必须对矿山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矿山企业,尤其是类似矿山,虽然有其生产的共性,但每个矿山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地质条件、人员配备、工作环境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矿山。因此,要做好现场检查工作,特别是在现场检查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检查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周密的准备,尽可能详细地收集相关信息,并配备摄像机、卷尺、相关检测设备等工具,根据各自的经验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尽可能保证现场检查的全面性。
2.做出周密部署。
大中型矿山,工作面多,生产紧凑,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频繁停产检查。所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一般地方的检查只会进行一次,比较复杂和重要的地方可能会进行2~3次。因此,周密安排,确定具体的检查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查前,评估组组长要让检查人员熟悉被检查矿山的概况,明确检查的预期目标,确定每个检查人员的具体岗位和任务,合理安排做笔记、拍照、使用设备进行检查的人员。
3.现场检查的要求
根据分工,检查人员要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并做好针对性的检查和记录。对存在重大隐患的部位进行检查时,应两人同时检查并记录,以保证收集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另外,事故往往是由细节引起的,所以对细节的检查要由有经验的检查员来进行。
三。现场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及规避地雷评估风险的措施
(一)现场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在矿山现场检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实时视频记录。笔者在某地下矿山实地考察时发现,虽然溜井处有围栏,提升斜井处有台阶和护栏,中间水仓处有箅子,但坡道上没有隔离装置和扶手。如果没有现场照片的记录,地下现场检查后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能会有偏差,甚至不符合安全设施要求的部分在评估报告中可能会被描述为合格或安全。所以现场检查要有实时图像记录,以备核查。
2.仔细鉴别收集到的数据的可信度。收集到的数据不一定真实可信,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核对,分析其可靠性。例如,笔者在某小型有色金属矿山企业验收评价现场检查时,发现很多建设不符合要求。通过查看安全验收过程中提供的施工资料,虽然有施工单位的签字,但经过仔细筛选,他发现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记录都没有填写,填写的内容含糊不清。接着,他继续查阅相关内部资料,发现施工单位的有效资质在施工合同签订后不久就已过期,该单位进行了较大的整顿和整改,直到工程竣工时仍是无证经营。
3.现场采集的数据应当经矿山企业确认。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准确确认矿山企业提供的材料。此时,矿山企业有必要确认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明确对所提供材料的法律责任,并将纸质收货清单存档,进一步降低内部检查带来的风险。
(二)规避地雷评估风险的措施和建议总结现场检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规避地雷评估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1.提高评价者的基本功。评价人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安全评价机构要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强化师傅带徒弟的观念,有经验的评价人员要尽力帮助新评价人员,指出现场检查的重点和细节,缩短新评价人员进入评价角色的时间,提高现场检查能力。此外,评估机构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举办培训,及时总结问题,交流评估经验。
2.增强评估机构的法律意识。随着安全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各单位、各部门执行中的风险问题日益清晰。作为评估机构,应该从法律角度意识到规避评估风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增强评估机构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让大家了解风险,切实减少评估风险的存在。有了警觉的法制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规避风险的工作。
3.完善评估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要求。现场检查要做到全、细、深、严,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整个检查现场要全面,不能有遗漏,否则会影响安全评价的整体效果;即仔细的现场检查,走马观花、走马观花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大忌;也就是说,要深入现场,要追溯判断不准的源头,寻求符合实际的真实结果;即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严格的现场检查,不能向一些违法要求妥协,以维护安全评价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完善的现场检查评估程序可以使风险规避习惯化甚至自然化,有效提高现场检查的能效,避免现场检查的盲目性。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机构对现场检查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完善现场检查机制,提高安全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最终提高现场检查过程中规避风险的能力。
四。结论。
无论是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能力,还是规避安全评价风险,现场检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安全评价仍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较为混乱,风险可能性较大,现场检查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信随着现场检查的完善,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性,降低和规避评价风险,提高评价人员的技术水平。
参考
[1],范,,马.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罗云,成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第三版)[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毛怡平,郭金凤。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技术与实践[J].金属矿山,2003,(4):7-10。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张勤隋文帝成五一
张勤国鑫安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