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条件。矿床赋存在第三纪砂岩中,矿体为北东—南西方向,走向长4200m,宽达1700m。矿层沿南西方向逐渐倾伏,在南部深度达300m以上。矿体倾角10°~25°。 矿床地表有很多池塘、河流、小溪,灌溉渠与水田,大面积被水浸淹,矿床构造带内有承压水。 井田划分。矿区层做过划分为一、二、四个井田的三种划分方案,根据矿区矿化面积的形状,矿体构造和水文特点等,确定采用四个井田开采,每个井田范围沿走向长为750~1600m,沿倾斜长为750~1000m。 划分为四个井田的优点: (1)减少基建时间1.5~3年; (2)可以提高矿区开采强度,尽快满足国家对矿石的需求量; (3)有利于加速勘探和坑内通风; (4)减少矿山维护、排水费用; (5)有利于处理突然涌水事故,加强安全措施。井田界限。井田1、2是根据保有一定储量及适当的走向长度,人为的划A-A为界限;井田2、3以F-F断层为界;井田3、4是以矿体中间的无矿带B-B为界,见图1。
图1石材矿区井田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