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浅述小氮肥厂污水治理——优化工艺(2)

浅述小氮肥厂污水治理——优化工艺(2)

浅述小氮肥厂污水治理——优化工艺(2) 1 造气废水必须实现闭路循环

小氮肥厂造气废水中所含氰化物、硫化物远远高于国家排放标准,绝对不能外排。而造气废水闭路循环,就是造气废水仅供造气工序、脱硫工序降温和水封用水,并且循环使用,不与其它废水相混。据资料分析,造气废水闭路循环中水分的蒸发量约占总水量的4%左右,而造气工段半水煤气中的蒸汽在洗气过程中冷凝下来的水量约占循环水总量的2%左右,损失水量大于增加水量,因此,造气废水闭路循环还需要补充水。

造气废水涨水的主要原因就是补入水量过大,特别是不能把造气废水系统当做“海纳百川“的污水总收容站,把各种水都往造气废水里排。

2 实现稀氨水零排放

要实现稀氨水零排放,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应用。

2.1 碱液脱硫

如果采用稀氨水脱硫,不仅氨损失量大,脱硫塔后还要设净氨塔,用软水吸收煤气中的氨。否则,压缩机一、二段活门很容易被结晶碳铵堵塞。而净氨塔的稀氨水当前还没有一项好的工艺可将其消化掉,只能将其排掉,造成污水硫化物、氰化物、NH3—N超标。反观碱液脱硫,如配套硫磺回收装置,脱硫液完全可以实现不外排。

2.2 稀氨水逐级提浓

稀氨水逐级提浓主要涉及碳酸氢铵生产的水平衡,即全厂用于氨回收系统的总水量不得大于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产品中的化学水(CO2+H2O+NH3=NH4HCO3)和物理水的总量。也就是说,将碳化清洗塔的氨、精炼再生气中的氨、合成放空气中的氨、氨槽驰放气中的氨进行统一回收,软水由一点加入逐级提浓后入碳化固定副塔,进入碳铵生产的母液系统。关于稀氨水综合回收工艺,很多文献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2.3 用合成放空气和氨槽驰放气制无硫氨水

当前一些厂上了膜分离提氢或PSA提氢,对合成二气氨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采取用驰放气中的氨制无硫氨水的办法。用软水吸收二气中的氨,氨水再到吸氨器循环提浓至要求的浓度,制成商品无硫氨水出售。无硫氨水市场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

王金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浅论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初探——实验部分(2)

上一篇:浅述小氮肥厂污水治理——引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