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乙烯)处理场职业危害分析与对策——防范措施(4) a)开展HSE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局域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及污水处理场职业危害和预防知识;通过专项教育和班组安全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加强污水处理场员工对苯及其它毒物因素的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预防能力。
b)加强管理与考核,确保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到位,防范得当。
c)对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偏低的人员进行换岗,使其暂时脱离职业危害场所,并加强医学监护,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d)制定毒物危害预防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用无毒或低毒试剂代替有毒试剂;分析试验工作间与办公间、休息间实现隔离,严禁在工作间饮食;控制毒物逸散,降低毒物浓度,凡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操作、试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要保持室内通风;在装置区操作或采集污水样,均要佩戴专用防护口罩、手套,避免直接受到毒物侵害;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多进行户外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e)改善作业现场环境。对产生恶臭较多的脱水厂房进行治理,采取隔离封闭、通风除臭、定点排放等改造措施,使员工工作环境与恶臭污染源隔离。
(李建兴 朱学林)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污水(乙烯)处理场职业危害分析与对策——结论(5)
上一篇:污水(乙烯)处理场职业危害分析与对策——引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