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聚酯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是利用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工艺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针对聚酯存在的吸水率低、不易染色、易产生静电等缺点进行了改性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使聚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70年代末,我国从前西德引进了第一套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涤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装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酯在我国三大合成纤维工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聚酯装置的产能已经达到1115×104t/a,  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进入21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酯装置正向工艺技术更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产工艺路线

  聚酯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缩聚物。目前用途最广的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聚酯的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的生产发展。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路线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酯交换法(简称DMT法);另一种是直接酯化法(简称PTA法);第三种是环氧乙烷酯化缩聚路线(简称环氧乙烷法)。

  酯交换法(DMT法):是将以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易于精制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采用对二甲苯合并氧化、酯化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再将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聚酯。该方法在聚酯工业化的初期,未找到有效提纯对二甲苯的方法的时候得以广泛应用。

  直接酯化法(PTA法):是以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为原料,进行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的反应制得聚酯。到90年代初期,PTA法的产量已经超过了DMT法,成为聚酯工业的主流生产工艺。

  环氧乙烷法因为使用环氧乙烷代替乙二醇(EG),可省去环氧乙烷水解工序,合成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对苯二甲酸双  β—羟乙酯(BHET),不需要回收设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所以是较有前途的生产方法。

  从工艺流程上来看,PTA法连续化生产以前以六釜流程为主,即三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该流程技术较落后,物耗、能耗较高,已经基本被淘汰。现在的生产流程是以吉玛公司、钟纺公司、伊文达公司为代表的五釜流程,或以杜邦公司、莱茵公司为代表的三釜流程为主。五釜流程即二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三釜流程即一段酯化,一段预缩,一段后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简化、生产控制先进、装置操作弹性大。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危险性分析

  1.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安全特性

  在聚酯生产整个工艺过程中,存在有PIA、乙二醇(EC)、二氧化钛(TiO2)、三醋酸锑或三氧化二锑(Sb2O3)、热媒(HTM)、二甘醇(DEG)、三甘醇(TEG)等多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见表3—64、表3—65。当生产不稳定或发生泄漏时很容易酿成重大事故,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

 

  2.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危险性分析

  聚酯装置为关键生产装置及重点生产部位,其装置特点是生产连续化,流程复杂化,介质危险程度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装置的管理要细化,操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技术素质。

  (1)聚酯装置为负压下生产的装置,主要物料为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均为易燃易爆品,加热物料的载体为热媒,为有毒物质。

  (2)主要中毒物料为EG和三氧化二锑,长期接触EG会引起慢性中毒,三氧化二锑加热能放出氧化锑剧毒烟雾。

  (3)热媒热载体,温度很高,一般在330左右,所以操作时必须穿防热服、手套和面罩。

  (4)由PTA装置输送PTA粉末和由PTA中间料仓向聚酯装置送PTA粉末采用氮气输送。防止粉尘爆炸。并对输送PTA的氮气进行氧含量分析。

  3.聚酯装置主要危险物质分

  根据聚酯装置工艺流程特点,以及装置设备、管线的实际布置情况,调查装置所使用有毒有害危险化学晶的实际分布如表3—66、表3—67。

 

上一页1 23456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危化品生产使用安全技术要点

上一篇:油库计量系统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