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山西发布《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 & mdash2022).

截至2015年底,山西共发现矿产118种(分亚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1种。

(1)矿产资源的广泛性和集中性并存。
煤炭、铝矾土、耐火粘土、石灰石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占山西总面积的39.57%。
在山西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中,90%的铁矿分布在五台山和吕梁山,95%的铜矿集中在中条山,90%的煤层气分布在沁水和河东煤田。75%的铝土矿分布在吕梁和忻州;芒硝、镁盐、盐矿集中在运城盐湖。
(2)伴生矿物多。
在已查明的61种矿产资源中,伴生矿产有36种,约占60%。
还有耐火粘土、山西式铁矿等。与铝土矿伴生,还有镓、稀土、稀有和稀散元素等。煤层气、高岭石、软粘土、锂、锗与煤共生,金、银、铜、铅锌矿常伴生。
(3)矿石类型齐全,但贫矿多,富矿少。
耐火粘土包括高铝粘土、硬粘土、半软粘土和软粘土,石灰石包括电石石灰石、水泥石灰石、熔剂石灰石、玻璃石灰石和建筑用石灰石。
三。山西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截至2015年底,山西共有125个探矿权,其中煤炭50个,铝土矿18个,铁矿22个,铜矿5个,金矿7个,其他矿产23个。
大部分非金属矿产勘查程度较低,非金属矿产一般为50-200m,大部分高于全国水平。
四、山西矿产资源规划目标


山西省太原市东西绿化带石灰岩地区划为限制开采区。
七。山西矿产资源的重点勘查方向
加强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能、浅层地热能、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和锂、铌、钽、结晶石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资源的勘探;
进一步勘探煤、铁、铝土矿、金、铜、铅、锌、钼、银、锰、金红石、镁白云石、石膏、高岭石、矿泉水等矿产;
以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为主导,合理开发水泥用石灰石、白云石、黄铁矿等非金属矿产。
八、山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部署

鼓励开采煤层气、金、锰、银、金红石、三稀矿种、石墨、脉应时、石膏、高岭土、膨润土、珍珠岩、花岗岩、含钾岩石等14种我省紧缺矿种和优势矿种;
有开采铝土矿和钼矿的计划;
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分煤和低热值煤资源;
禁止开采优质石灰石、白云石作为普通建筑石料;
禁止开采砖瓦粘土作耕地,禁止在河流中开采沙金。
推进各类非金属矿产绿色、安全、环保、高效开发利用,重点推进建筑材料分类开发和分级利用。
按照物尽其用、分级尽用的原则,推动石灰石按照电石、冶金熔剂、水泥、石灰、建筑用石的顺序分级利用。
十、山西禁采区
禁止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化石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岩溶泉、饮用水源地、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县级森林公园、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压采突水危险区、水库、下游河道及补水区、汾河上中游。
严禁非法露天采煤和在山西省ⅰ级保护林地、国家一级公益林和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内采矿。
禁止在铁路、高速公路、重要旅游线路和油气管道中心线两侧一定范围内露天开采(范围由有关部门确定)。在开采过程中,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越界等非法开采行为。
十一、调控矿产开发利用总量。
(1)非金属矿物
采用水泥石灰石:有序开采,2022年产量2500万吨/年。
耐火材料矿:进一步推进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应用技术提升,2022年产量100万吨/年。
元明粉:增加元明粉和无水元明粉出口,2022年产量120万吨。
硫铁矿:有序开采,2022年产量140万吨/年。
冶炼镁白云石:主要满足省内需求,2022年开采总量达到375万吨/年。
(2)金属矿物
铝土矿:到2022年,铝土矿年开采总量将达到约4200万吨/年。
铁矿石:鼓励以骨干矿山为主导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有序开采。预计到2022年,铁矿石产量为5000万吨/年。
铜矿:综合考虑资源分布和保障程度,加大侯马-垣曲铜矿基地建设。到2022年,铜矿开采总量将达到600万吨/年(矿石量)。
金矿:到2022年,金矿石产量600万吨/年。
十二。矿产开发的准入条件
新建矿山应严格执行最低开采规模要求:
煤炭不得低于120万吨/年;
重点铝土矿矿区10万吨/年;
露天铁矿20万吨/年;
地下铁矿石10万吨/年;
3万吨/年地下金矿;
露天金矿6万吨/年;
锰矿5万吨/年;
30万吨/年水泥石灰石;
冶炼镁白云石10万吨/年;
新建矿山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落实采矿规划分区设置的准入条件,严禁一证开大矿、多矿(井),严禁将完整矿床(体)肢解成零星小矿开采,防止私采滥挖。
十三。改善矿产资源产品结构。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生产和先进适用的结晶石墨、高纯应时、黄铁矿等非金属矿采选冶及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
开发矿产品后续加工能力,大力提高深加工、精加工、精细加工等高科技矿产品比重,使之成为矿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四、加强低品位、难选冶及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开展难选、低品位及伴生矿选矿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支持临县含钾岩石应用、袁家村铁矿贫铁矿选矿冶金技术、低品位铝土矿选矿、特厚煤层及薄煤层开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