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日本矿产(日本矿产资源储量)

日本矿产(日本矿产资源储量)

日本矿产(日本矿产资源储量) 日本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


第一,日本矿产资源极其贫乏,实施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是其必然选择。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矿产资源极其贫乏。根据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数据,日本只有12种矿物。除了石灰石、叶蜡石、硅砂这三种储量很大的很常见的矿种(日本的煤炭储量很大,但开采成本极高,没有经济价值),其他重要矿种的储量都很少。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几乎都是进口的。日本石油进口依存度99.7%,煤炭92.7%,各种有色金属平均在95%以上。

日本是世界上许多重要矿产的第一或第二大进口国,包括煤、液化天然气、石油、铁矿石、锰矿、镍、铜、铅、锌、铬铁矿、贵金属、稀土、钛铁矿和金红石、钴、铝、镉、镓、锆、钻石、萤石、钾盐、磷等。根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1997年日本的矿产品(包括燃料矿物628亿美元、金属矿物72亿美元和非金属矿物17亿美元)和矿物加工材料(与矿物有关的肥料和化学品216亿美元、金属及制品174亿美元、宝石和贵金属64亿美元、石头30亿美元)的总价值为717亿美元

日本虽然矿产少,但作为经济大国,其大部分矿产品的需求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比如石油排第二(第一是美国);日本铜、铅、锌、铝、镍等主要金属的全球需求量分别为12.7%、7.9%、12%、13.1%和19.8%。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世界丰富廉价的矿物原料供应,日本经济将会瘫痪。

正因如此,为了确保矿产供应和经济安全,日本一直将全球视为一个舞台,通过实施全球矿产战略,在全球矿产资源配置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日本实施全球矿产战略的具体做法

在分析日本目前的全球矿产战略之前,有必要指出,为了解决矿产原料的供应和保障问题,日本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这就是所谓的& ldquo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日本统治者主张以军事力量为支柱。足智多谋& ldquo,悍然发动& ldquo大东亚圣战& ldquo,侵略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奴役这些国家的人民,掠夺他们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宝贵财富。这其实就是推行一种强权型地缘政治掠夺战略,与欧美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矿产资源。在战后的反思中,有日本学者曾直言,日本过去采取的国力=军事实力=资源实力的政策没有错,只是方式不当。我们应该以一种含蓄和间接的方式重新分配全球资源,而不是明确和直接的领土扩张。

所以战后日本不得不改变模式。一方面,它通过了& ldquo经济/技术援助& rdquo以及改善与资源国关系的其他措施;另一方面,设置& ldquo石油公司& ldquo、& ldquo金属矿业集团& ldquo和其他促进机构,制定和实施鼓励性政策,全力支持日本公司的跨国矿业经营(包括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财政、金融、税收、技术、信息服务等手段),通过财团参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战略重新进入资源国;同时,建立战略矿产储备,以备不时之需。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建立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保障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应的机制和制度,促进了市场机制和海外矿产勘探开发工作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实现了有效获取海外矿产原料的目标。

日本实施全球矿产战略的主要措施是:政府、企业和机构应共同努力,各司其职,良性互动,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矿业管理团队,形成大量海外矿产资源基地,确保其矿产稳定、长期、安全供应。包括:

1.把促进境外矿产资源利用、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作为国家矿业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全方位鼓励矿业跨国经营,从政治、外交等不同角度支持和推动建立境外矿产资源供应基地。

(1)建立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补贴制度。

对于前期风险最高的基层勘探(选址),资金全部由日本政府承担(通过金属矿业公司实施)。选址后进行矿产勘查时,政府急需对企业进行补贴,其中钻探、探坑项目补贴50%,其他项目补贴60%。日本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联合进行海外矿产勘探时,日本政府为国内公司提供50%的补贴。

(2)向跨国采矿业务提供优惠贷款和贷款担保及其他融资便利。

对于在海外勘探的日本企业,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主要由金属矿业公司和海外经济协力财团实施)。贷款分为三种形式:有色金属勘探开发一般贷款、成功偿还铀和稀有金属勘探开发贷款、海外大型矿业项目政府投资。日本法人在发达国家从事铜、铅、锌勘探时,政府提供一般贷款,金额为所需资金总额的50%,特殊需要可达70%。还款期限15年(宽限期5年)。成功偿还探矿贷款,原则上为铀矿总资金的50%,特需最高70%,稀有金属最高60%,特需最高70%,还款期限18年(宽限期5年)。政府直接投资仅限于与矿业联合组织的海外大型采矿项目。政府投资比例可达50%以上,收益或亏损可按官民投资额度合理分担。海外经济协力财团的一般贷款面向在发展中国家从事勘探开发的日本企业,贷款比例原则上为50%,还款期限为20年(宽限期为5年)。日本进出口银行为大型项目提供贷款,以确保全国矿石供应。如果项目失败或遇到自然灾害、战争等意外事故,可以减免贷款本金。

对于石油,日本政府通过石油公司提供投资和贷款。原则上贷款比例可达到项目总投资的70%。如果日本公司是运营商,贷款比例可以达到80%。还款期限18年(宽限期5年)。如果勘探不成功,贷款可能无法偿还。

日本企业在海外探矿成功后需要筹集大量开发资金时,政府会为其提供担保比例为80%、年补贴率为0.4%的债务担保。

(3)对跨国采矿业务的税收优惠。

日本对海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海外矿产勘探预备基金制度和海外矿产勘探费用专项扣除制度。前者允许日本跨国矿业公司将与矿产销售收入相关的矿业收入的50%作为共同储备基金(3年后)而无需纳税。后者允许境外矿产勘查支出加设备折旧,或勘查储备基金支出,或当期收入,在税务处理上计算为勘查损失。此外,日本还设立了海外投资损失特别储备基金。

(4)通过& ldquo资源外交& ldquo为企业跨国矿业经营扫清道路的手段。

日本积极采纳& ldquo资源外交& ldquo尤其是& ldquo外交& ldquo加强与资源国、主要资源消费国和跨国矿业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比如关于石油外交,政治上对中东产油国和已经发生的事件采取低调,经济上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产油国的经济援助。在其他方面,我们应该采取被绑在美国战车上的策略,为美国的相应行动出力。

(5)鼓励原矿进口,限制深加工产品进口。

日本对进口矿石、精矿等未加工矿物的关税极低,甚至免税,但对精炼金属进口的关税可能是世界最高的,旨在维持和保护国内非燃料矿物加工业的附加值。

2.设立专门机构,包括& ldquo石油公司& ldquo还有& ldquo金属矿业集团& ldquo,大力推广& ldquo技术援助/经济援助与合作计划& ldquo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网络,为企业跨国矿业经营提供全方位支持。为了促进海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日本成立了金属矿业公司(1963年)和石油公司(1967年)。这些准政府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日本海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特别是通过全方位支持日本企业的跨国矿业经营。主要包括:

(1)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网络。

目前,日本金属公司在全球1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每个办事处还负责其周边国家的资源信息),收集和分析世界各国的资源信息。特别是资源国潜力和矿业投资环境、重要勘探开发项目、国际矿业趋势跟踪、跨国矿业公司动态分析、矿业权市场、矿产品市场等信息。

目前,日本石油公司在全球设立了8个办事处,收集石油权益、政治、经济、法律法规、产油国投资环境、国际石油公司动向、石油储备等信息,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服务。

(2)通过技术合作和经济援助/合作,降低企业海外勘探开发的风险。

作为日本政府& ldquo政府援助计划& ldquo为了了解和掌握其他国家的资源,帮助本国公司参与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日本金属矿业公司在受援国实施矿产勘探和矿产资源区域调查的技术合作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日本金属矿业公司已在40多个国家开展了140多个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方面的技术和经济援助项目。这些项目改善了与资源国的关系,为日本企业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铺平了道路。

(3)在境外开展基础地质调查,承担项目前期风险,指导企业选址。

日本在海外进行基础地质调查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叫做& ldquo海外地质调查& ldquo,完全由日本金属矿业公司用日本政府的钱进行;另一种方式叫做& ldquo海外地质调查& ldquo,由日本金属矿业公司和资源国共同进行,由日本政府出资。这相当于早期海外基层勘探的风险,全部由日本政府承担。日本公司在找到一个矿或者划定一个遥远的景点后,就会申请采矿权。仅1997年至1998年,日本政府就通过金属矿业公司(包括日本协力机构)与资源国签订了7个合同(6个国家),涉及的工作领域非常大,为日本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7份合同分别是:与阿根廷签订的为期两年的铜、金、锌等金属勘探合同,主要承担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勘探和卫星影像分析,工作面积7.7万平方公里;与哈萨克斯坦签订政府合同,勘探铜、金,工作面积6900平方公里;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了三份关于铜和金勘探的政府合同(卫星图像分析、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现有地质数据分析);与泰国签订三年合同,寻找铅锌,面积800平方公里;与马里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政府合同寻找黄金,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工作费用全部由日本政府承担,发现矿产后,日本企业有优先获得采矿权的权利。

3.日本跨国矿业公司以不同方式参与全球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特别是通过& ldquo在合作中求发展& ldquo战略,加强与国际投资机构、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和资源国公司的合作,在矿产资源全球配置中占据有利地位。

目前,日本参与海外矿产资源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勘探、参股和购买。勘查矿产是指通过境外勘查开发活动生产的矿产品,风险较大,但安全性和保障程度较高;股份资本部对一些国家的矿山建设提供贷款甚至援助,受援国以一定比例的矿石支付贷款;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矿产,操作起来很容易,但是不靠谱。战后50多年来,日本想尽各种办法获取外国矿物原料。他们最终的理解是,具体办法由企业决定,但政府认为,从保证矿产原料长期稳定供应的角度来看,买矿的安全性不如股权矿(或权益矿),股权矿的安全性不如勘探矿。在政府的引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海外的企业从主要购买矿产品发展到参与矿业项目开发等多元化获取矿产资源,势头十分强劲。日本企业的具体策略包括:

(1)以合作求发展,注重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和资源国本土公司的合作。

这是日本矿业企业海外勘探开发的主要战略。据我们调查,日本企业80%以上的海外矿业权项目都是合作进行的,只有极少数是日本企业完全独立运作的。这种管理策略的战略优势极其明显:①风险共担,利益均分;②通过与第三国矿业公司的合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跨国矿业经营的经验;③与世界银行、亚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国家政府进出口银行、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等合作。,资源国不敢轻举妄动,从而加强了项目安全性;④与资源国当地公司合作,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带来了很多便利。

(2)加强对海外有前景矿产地的直接投资(参股),签订长期稳定供应合同。

日本企业依靠其雄厚的财力,加强对世界上许多大型矿业项目的直接投资,以换取长期供应合同。它们存在于巴西著名的卡拉亚斯(主要是铁)、智利的埃斯孔迪达(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它们还为泰国的钾碱项目做出了贡献。他们还打败了蒙古的额尔登特(铜),很快就开张了。仅在1997年,日本公司就在海外大型采矿项目中投资了10多个股份。可以说日本企业无孔不入。

(3)以财团方式运作。

这是日本公司海外经营的常用伎俩。例如,1997年8月,智利Los Pelambres铜矿项目被一个日本财团购买(日本采矿和金属公司15%,三菱材料公司15%,丸红公司8.75%,三菱公司5%,三菱公司1.25%)。此后,该项目每年向日本供应铜精矿40万吨(日本矿业和三菱公司1.25%)注:Nippon翻译为& ldquo日本& rdquo,三菱翻译为& ldquo三菱& rdquo丸红翻译成& ldquo丸红& rdquo,三井翻译成& ldquo三井& rdquo。

(4)积极开拓矿业权市场。

通过战略联盟、联合经营协议、期权协议等方式积极开拓矿业权市场。以1997年为例,日铁矿业公司和伊藤忠公司在智利追求El Bronce铜矿项目(该项目50%的产量必须运往日本),Dowa公司和住友公司在墨西哥追求Lay de Plata铅矿项目,住友、住友金属和三菱材料在印度尼西亚追求Batu Hijau项目的采矿权(该项目还涉及美国Newmont公司)。

第三,当前日本在全球矿产资源配置格局中的地位

通过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政府、企业、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国际矿业领域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其足迹遍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也广泛涉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矿业发达国家。

1.主要矿产是石油、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在战略矿产的选择上,日本不仅传统上考虑国内外矿产资源状况,而且重视: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②矿产储量本身的集中度(一般选择集中度小的矿产);③盈利能力;④国际电力集团,尤其是欧美背景的跨国矿业公司动态等。

2.关于石油,日本的地缘战略是立足亚太,觊觎南海,争取中东,夺取非洲,重视俄罗斯和中亚,渗透世界。日本于1955年开始海外石油勘探。到1981年,日本自主开发的石油达到31万桶/日,占进口总量的7.9%;到1996年,自主开发的石油达到67万桶/日,占14.6%;计划到2000年,自主开发石油达到120万桶/日,占20%以上。到1996年底,日本在海外自主开发的可采石油储量已达54亿桶。

截至1997年底,有84家日本石油公司在海外从事石油勘探和开发,49家公司在海外从事石油生产。

日本的石油地缘战略是:①立足亚太。日本石油公司广泛参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海国家(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新西兰、缅甸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活动。②争取中东。中东是实施全球石油战略的战场。目前,日本在也门、阿曼、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都有项目。③快速进入新开通的俄罗斯和中亚。目前,日本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都有石油项目。④抢劫非洲。利用欧美竞争留下的空差距,争取战略地位。目前,日本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加蓬和刚果都有项目。⑤广泛渗透。在欧洲,日本投资股票。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

3.对于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日本的地缘战略是立足拉美建立稳定的供应基地,广布地盘,控制亚洲,觊觎新的转型国家,渗透非洲。据不完全统计,日本金属矿业公司已经开展了106个海外项目。

日本对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策略与石油不同。主要原因是石油和固体矿产的内部经济行为存在差异。石油大多在海上,远离社区。固体矿产与社区发展密切相关。所以鉴于日本不光彩的历史,他们只把亚太排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第二位,把第一位放在拉丁美洲。巴西的铁、智利、秘鲁和阿根廷的铜和金是日本的重中之重。首先跟资源的存在有关系,另外跟拉美的日本华侨人数多有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对俄罗斯、中亚等包括蒙古在内的新独立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渗透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战略控制权。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大模板安装和拆除

上一篇:透层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