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钻探地质编录表(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钻探地质编录表(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钻探地质编录表(坑道原始地质编录) 探沟(井)原始地质录井方法

1沟槽井工程布置及施工管理

管沟工程包括管沟勘探、小花园井和浅井。

1.1海沟勘探

1.1.1布局原则

适用于浮土深度小于3m的表面;

A.预测阶段,大致垂直于矿(化)体,有矿致异常,排列稀疏,其长度受矿(化)体和异常控制;

b找矿阶段,基本垂直于矿体走向,按控制333资源的间距系统布置。如有必要,应加密两倍于深度工程的间距。

1.1.2施工管理

确保施工和编目人员的安全,探槽垂直深度不得超过3m;墙体倾角随其稳定性进行调整,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6m,槽底应露出基岩以下0.3m。

1.2小远景

1.2.1布局原则

小井主要用于地质填图遇到大块浮土时,探查第四系厚度,了解下伏基岩岩性,但挖沟无法达到地质目的。由于施工方便,常用于矿区勘探。

施工管理

小井的横截面是圆形的,直径为0.8&mdash。一米。施工深度不得超过5m。如果第四系稳定,地下水未充水或水量很少,经现场保卫人员同意,在采取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花园井深度可适当加深。

暴露于基岩的小井0.3 & mdash0.6米的深度被认为达到了地质目的。当施工条件有利,矿层厚度较薄,且允许施工深度能揭露矿层时,小源井也能起到浅井找矿的作用。这时候小圆井也要求缺口采样。

1.3浅井

1.3.1布局原则

浅井主要用于揭露隐伏区的矿化、蚀变带、矿层、物化探和重砂异常。一般为方井,断面较大,井壁稳定性差,已逐渐被取样钻井等项目取代。

1.3.2浅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包括编目和取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防止砌块倒塌和掉落尤为重要。因此,及时编目、取样、及时定框支护是防止墙体坍塌的主要措施。此外,在编目取样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守在井口,防止落块落物伤人。完成井下作业所需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

2.目录的准备

海沟测井组一般由2 & mdash3人:组长、制图员、验手员(兼职)。

组长:一般聘用熟悉探槽测井工作的工程师或技术员。

职责:全面负责编目工作,主要包括地质观察、分层、样品布置和文字记录。要求掌握相关规范、设计和工作规程,熟悉探槽周围的地质条件。

制图师:一般聘用熟悉探矿、编目、制图工作的技术人员。

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是把工作分成素描等适合兼职的工作。

手工勘测:一般雇用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学家。

职责:主要分工:编号、打桩、基线测设、各种数据的测量、标本和各种块样的收集(有时组长、制图员、取样员也可以参加)。

3.确定探槽的壁面和绘制方向。

一般来说,找矿方向可分为近东西向(以下简称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以下简称南北向)两类。

3.1东西向探槽

3.1.1方向范围

东西向探槽的西端位于225 & deg~ 315 & deg在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 & deg~ 135 & deg在方向范围内

3.1.2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和绘制方向的确定

A.目录的北墙:

当北墙明显高于南墙(此时北墙裸露的基岩比南墙完整)或北墙高度与南墙相近时:优先选用北墙作为编目墙。

绘制方向:编目员为北墙草图绘制图纸。探槽的西端(西南端& mdashWest end)图片左侧,东端(north east end & mdash南端)放置在图的右侧。当探槽起点在西部时,由西向东编目,从左向右出图(如图2a);探槽起点在东部时,由东向西编目,由右向左成图。

编目墙(北墙)画在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北墙某段基岩出露不良,而其对应的南墙基岩恰好揭示出较好的特殊情况,可将此段暂改为南墙编目段(此时不画北墙),将南墙示意图向下展开——画在槽底平面以下向后(与北墙镜像)。这时候要特别注意边界位置和产状。

B.编目南墙:

当南墙明显高于北墙时(此时南墙出露的基岩比北墙完整),编目员首选南墙,编目员面朝南素描绘图,探槽东端显示左侧,西端显示右侧。

当探槽起点在东端时,由东向西编目,由左向右出图(如图3a);探槽起点在西时,由西向东编目,编目墙(南墙)在探槽底平面图顶部由右向左绘制。如遇基岩出露在墙体上的不良特殊情况,处理原则同上。

3.2南北沟测井墙和绘图方向的确定

3.2.1方向范围

南北向勘探槽的北端在315 & deg大约45度;在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 & deg~ 225 & deg在射程内

3.2.2南北勘探沟编录壁和绘制方向的确定

A.目录东墙:

当东墙明显高于西墙(此时东墙出露的基岩比南墙完整)或东墙与西墙高度相近时,编目墙优先选择东墙。

编目人员为东方素描和绘画。探槽的北端在图纸的左侧,南端在右侧。当探槽起点在北方时,由北向南编目,由左向右出图(如图5a所示);当探槽起点在南方时,由南向北编目,从右向左成图。

目录墙(东墙)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基岩出露在墙体上的不良特殊情况,处理原则同前。

B.编目西墙;当西墙明显高于东墙时(此时西墙裸露的基岩比西墙完整),编目员优先选择西墙,编目员面朝西素描、绘图。探槽南端显示地图左侧,西端显示地图右侧。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从南到北的测井将从左到右进行(图6a);当探槽起点在北方时,由北向南编目,由右向左出图。

编目墙(西墙)位于槽底平面图上方。如遇岩壁上基岩揭示的不良特殊情况,处理原则同前。

当西墙明显高于东墙时(此时西墙裸露的基岩比西墙完整),编目员优先选择西墙,编目员面朝西素描、绘图。探槽南端显示地图左侧,西端显示地图右侧。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从南到北的测井将从左到右进行(图6a);当探槽起点在北方时,由北向南编目,编目墙(西墙)由右向左出图,位于槽底平面上方。如果墙上的基岩揭示了不良的特殊情况,处理原则同前。

4.探针观察、分层和样品排列。

4.1观察

组长将带领编目员观察待编目探槽内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观察探槽附近的相关地质现象),并对基岩面进行测定、分层和取样。

有两壁一底的探槽。一般只做一墙一底的开发图。

确定基岩面:岩壁上的基岩高度应不低于30cm。通过观察,正确判断残坡积物与风化基岩的界线。

4.2分层

分层单位取决于矿体的复杂程度。复杂矿体的分层单位应小于矿区的填图单位。一般矿体与矿区填图单位一致。分层厚度和夹石厚度符合行业指标或设计要求。不同的矿石(地球化学)层,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工业品位,不同的岩石类型和较大的构造都要分开。

4.3布样带槽样

4.3.1凹槽样本位置

布料取样应在观察和分层的基础上进行。样品应在靠近编录壁的探槽底部或编录壁下部沿矿体厚度方向连续分段布置。

4.3.2缺口样品排列的三不原则

A.同一样品不得跨越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品位。

B.同一样品不得跨越不同的矿物或不同的矿层,

C.单个样品长度所代表的真实厚度一般不应超过矿物的工业可采厚度。如图47a所示,铜矿一般工业可采厚度为1-mdash;2m,但是现在布样的长度代表的是4m的真实厚度,样品太长,要分两个样品。

当矿体与围岩明显不同,矿体厚度较大,矿石类型较简单,矿化较均匀时,样品长度可适当放大。

4.3.3清除矿层石(矸)的原则

A.矿层中岩石包裹体(脉石)的厚度& ge当剔除工业指标厚度(应在矿区设计中确定)时,矿石包裹体应单独取样;参见图10。

B.当矿层中的夹石(脉石)厚度小于剔除厚度时,应将其并入相邻的低品位矿样中进行自然稀释。

4.3.4顶板和底板的接缝必须各有一个控制样品。

4.3.5样品编号原则:化学样品编号由化学分析样品代码H+工程编号+本项目该类样品的编号组成(其他手样、薄片、光片、大小、重量原则上相似)。在实际工作中,同一管沟内,首样和末样的编号保持不变,而中间样的编号可以省略工程编号。样品放样后,应及时标记编号的样品桩,每个样品的起点和终点应标有样品桩。样品数量和堆布局:

5.管沟目录基线的设置

基线布置在目录墙上。基线应设在基岩与浮土的边界附近,但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应布设在地表,以便勘测和照管草图。当探槽过长或有弯道时,基点和基线应分段设置(如图13)。

操作:在基点处标出编号的基线桩,然后用卷尺拉紧固定在两个基线桩的上部,成为基线。第一条基线的起点是零。

测量方位角和倾斜角:队长和测量手分别作为前后测量手,用指南针测量卷尺的方位角和倾斜角,两者读数误差为±3 & deg;在内,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倾斜角。

6沟渠投影制图

6.1素描的基本原则

通过测量地质测井元素的相对位置(边界、产状、标本和样品位置等)。)在沟壁和沟底及基线上,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在坐标纸上,从而成为真实反映勘探沟内各种地质现象的沟壁和沟底展开图。

墙和槽底在示意图上的位置:编目墙按比例缩小后画在示意图的上方,槽底画在示意图的下方,间距1cm以上(标注产状、样品号等。).槽底按正投影绘制成等宽的条状,其宽度一般为1-mdash;1.5cm如遇局部地段特殊情况,如需涂刷另一槽壁,则涂刷在槽底。图14槽壁和槽底位置示意图。

6.2注意素描的真实性。

绘图必须以有限的特征点为基础,参照地质体的实际形状(如透镜状、波状、分支状等。).

6.3地质体的选择

比例尺缩小后宽度大于1毫米的地质体应绘制在地图上;虽小于1毫米的小矿体或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也应以适当放大的比例尺表示。一般方法是从这个点画一个稍微放大的草图。

6.4探槽拐点的处理

6.4.1当曲线小于15度时,连续绘制。

当管沟方向变化的方位角误差小于15度时,应在拐点处设置一个基点,可连续绘制沟壁和沟底。

6.4.2当转弯大于15度时,应采用拆分或重叠法绘制。

A.注意:目录壁仍应始终连续绘制(因为目录壁和基线始终是连续的),槽底和目录壁的公共边也是连续的,只是槽底有裂纹或重叠。

b、当转弯方向偏离前一条编目导线的方向时(前进方向变大),槽底非共享边缘线被分裂,其分裂角等于导线转弯的方位角误差,而槽壁被连续绘制,

c、当转折方向小于上一条编目导线的方向时,断开槽底非共享边,重叠槽底,重叠角度等于转折方位角误差,同时继续绘制槽壁。

6.5陡坡探槽槽壁示意图

陡坡探槽的槽壁可以分段上下垂直移动成之字形(槽底仍是连续的。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的地质要素要严格扣合)。

6.6绘图的基本步骤

目录墙操作的绘图人员:

6.6.1合理布局

首先根据探槽的长度和高差,在坐标纸上规划出地图名称、比例尺、基线起点、沟壁、沟底、责任表、样品分析结果表的相应位置,要求布局合理、整洁美观。使用矿区统一图例。

6.6.2绘制基点基线。

地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的起点号为0(在基点上画一个直径2mm的圆,在圆心上加一点)。从0°开始,用测得的坡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根据比例尺确定地图上基线的长度和基线的终点作为基点。以此类推,画出其他基点的基线。

6.6.3槽壁示意图

每条导线的起点读数为0m,手工测报各地质要素特征点相对于基线的坐标位置。设垂直投影在基线上的各点的位置为Xm,即卷尺上的读数,该点到基线的垂直距离为Y米(数据是用基线上或基线下的基准点测得的),这样制图员就可以将各点的位置投影到地图上,并分类链接成地图。如图所示,表面点A垂直投在导体上的点是a & prime,a & prime卷尺(导线)上的读数是从该点到导线A-A & prime;的垂直距离为5.5米是1.9m(在底座上读作1.9m),那么A点在底座上的x坐标= 5.5m. Y = 1.9m,由此可以确定A点在地图上的位置,进而可以确定B点在曲面上的位置。这样,连接点O、A、B依次形成地形线(表面线)。

连接C、D、E点为基岩线;f、q、j点连接为槽的底线;连接K点和I点作为矿体的顶界;n点和m点相连,作为矿体的底部边界。

6.6.4槽底示意图

根据地质走向手工测量槽底所有编目要素至槽底与槽壁交界处,然后垂直投影至基线,在基线上报告该点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制图师可将该点从基线投影至槽底绘制地质体和样品(因为槽底是平面,没有Y坐标点)。破碎控制点A和B以及样品罐控制点C、D、E和F在基线上的投影点为a & rsquo、b & rsquo、c & rsquo、d & rsquo和f & rsquo根据它在导线上的读数,反投影到图纸上的凹槽底部,然后根据走向进行草图绘制。

6.6.5标记出现的位置、标本和样品。

测量产状、标本和样品的位置,并用符号在图上标出(方法同上)。

7探槽地质描述记录

书面记录应采用DZ/t 0078 & mdash;9表A5探坑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记录顺序基于目录基线,从0 & mdash开始1基线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层边界位置、断层线位置、标本采集位置、姿态测量位置等。应基于投影时基线上的相交距离。

岩性描述和矿层(体)描述要求分层进行。如果一条基线包含两个岩性层,应分段描述。如果几条基线只控制一个岩性层,那么就将几条基线距离组合起来进行一次描述。

在表中& ldquo地质描述& rdquo第1栏,主要是: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成分、结构);岩石名称、矿化特征、穿插关系和厚度;地质特征及地质构造、产状等。

在表中& ldquo补充说明& rdquo它是一种古生物和遗迹化石、蚀变和矿化现象。

矿体(层)的坡度、分层位置、断层位置、顶底板位置、产状、手标本、块样等位置数据都要求草图与文字记录完全一致。

小远景地质记录。

8.1投影平面、基点和基线定位

小井一般代替残积土(或强风化)地区的地质点,测井简单。

基点位置:以地面与勘探线之间的小源井北交点为基点(选择正北、西北、东北、正东),导线从基点自然下垂(如图24中的A、B、C、D)。基线是用卷尺从基点垂直铺设到井底,基线穿过的墙就是测井墙。

投影平面定位:画一个经过基点并垂直于勘探线的理想化的正矩形图作为投影平面,其宽度为小圆井的直径,高度为小圆井的深度(均按比例绘制),如小圆井的投影平面和基点的定位指示。

8.2地质要素点的投影值

基点沿投影平面的水平方向为X坐标,各点的X坐标为该点到基线的直线距离,基线左侧为负,基线右侧为正;y为该点在基线上的垂直投影读数,投影值如图21所示:基岩边界ab的A点和B点坐标为:

点a x = a ~ a & prime=-0.5m b点x = b ~ b & prime= 0.50米

y = ya & prime= 3.65米y = yb & prime= 4.00米

8.3地质记录和图纸

由于小园井范围小,揭示的地质现象有限,可在目录中做简单的草图和文字记录& ldquo小井地质记录& rdquo英寸

在示意图中,目录墙以柱状图的格式绘制,基线所经过的地质边界线、产状、样品位置依次记录在表格中,并绘制在柱状图上。

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在相应的栏目中,即形成小远景地质记录表。

9浅井地质记录

9.1地质测井要求

测井的时效性:浅井施工往往需要井壁支撑,从而掩盖了暴露的地质现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编目员经常与施工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工程进度,及时编目取样。

草图比例尺:用浅井揭露矿层(体)或地质界线时,草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但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矿产和地质现象,可按设计规定放大到1∶50。

9.2浅井壁布置的要求和方法

浅井草图绘制两个壁和底部或四个壁和底部(等距离或不等距离的井底面)。

9.2.1确定首选墙(第一面墙)

A.当勘探线方向为南北向时,可选择正北墙作为第一面墙,也可选择正东墙作为第一面墙;

b .当测线方向为东西向时,可以选择正北墙作为第一面墙,或者正东墙作为第一面墙。

C.勘探线的方向是西北-& mdash;& mdash面向东南时,可以选择西北墙作为第一面墙,也可以选择东北墙作为第一面墙。d .勘探线方向为东北-& mdash;向南走,可以选择西北墙作为第一道墙,也可以选择东北墙作为第一道墙。

9.2.2井壁膨胀方法

浅井有方形和矩形两种,四壁扩眼要根据浅井的长度和宽度。

北墙选定为第一面墙后,北墙不动,与北墙和西墙的结核断开,西、南、东墙同时逆时针旋转,直到与第一面墙形成一个平面,这就是四面墙展开图。

9.2.3基点和基线布局

基点要求布设在第一面墙的左上角,是浅井定位的坐标点。

用铅从基点米到井底。

投影方法

A.井壁投影作图法

井壁上的各地质要素采用垂直投影法,以基线为纵坐标,以钢卷尺为横坐标进行投影测绘。

点投影法:如图26所示,从浅井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采集了两个薄片b1和b2。

b1位置投影,用钢卷尺从b1点到水平1.5mA的基线点测量,A点到b1的水平距离为1.4m,即B1坐标距离基线1.5m,水平1.4m。

B2位置投影,用钢卷尺横过交线B&质数;从b2点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点,然后从B&素数;水平延伸在2.3米处穿过基线,从点B、b2到B&主点;水平距离1.5m,即b2坐标(第二面墙上)距离基线2.3m,水平方向1.5m。图26浅井中点的投影

最后,使用坐标b1和b2在浅井开发计划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上绘图。

B.边界投影法:

在图27a中的浅井的透视图中,选择西北壁作为第一壁,其垂直于勘探线,因此铁矿床的走向反映在第一壁和第三壁上,而第二壁和第四壁平行于勘探线,并且铁矿床的倾斜方向显示在壁上。

在浅井透视图中,ABCD和EFGH分别是铁矿层的顶部和底部界面。在勾画铁矿边界时,只需投影A、B、C、D、E、E、G、H八个点的纵坐标,因为它们位于浅井四壁的交点上,其横坐标可视为零。

用点的投影法,A、B、C、D四个点的坐标为:

1.8m的点纵坐标数;B点的纵坐标数为1.8m

c点垂直坐标编号4.8md点的纵坐标为4.8m

最后,在开拓平面图中每两个壁的交线上找到A、B、C、D点的位置,将相邻的投影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相对平滑的曲线(千万不要勾成折线),即浅井开拓平面图中铁矿层四壁的顶边界线。按照这种方法,依次投影出铁矿层E、F、G、H四个底界点。

C.浅底孔的投影作图法

如图24,浅底孔是用正投影画的。浅井底是水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底部画出的各种边界是相关地质体的走向线。

点投影法和绘图:

浅井井底上的任一投影点都可以垂直投影到井的任意一侧,并在底缘上的一点相交,那么交点到底缘的距离和交点到投影点的距离就是投影点的两个平面坐标值(见图28a)。

b & prime它是井底的一个投影点。

来自b & prime指向一面墙的底边B&总理;垂直投影交点O & prime,钢卷尺A & prime直接;O & prime0.9米距离,O & primeb & prime1.0m距离。

绘图方法请参考浅井开发图中基线为2.5m的井底图。从2.5的墙基线(A1点位置),沿底边0.9m的刻度为O & prime点,因为O & primeA点& prime垂直O & primeB&总理;用1.0m点划线。

投影作图:从浅井的透视图可以看出,2.5m处的底面是一个& primeB&总理;C & primeD & prime与岩层的界面ABCD在F和E两点处与浅井2壁和4壁的底线相交,EF为底边界线(见图28b)。

从立体图可以看出,E和F的位置不需要投影,可以直接测出A & prime-E和B&素数;-F距离没问题。A & primee、B&素数;f是0.7m。

绘制方法:从A & prime& primes浅井开发图井底图;沿点4底边0.7m的长度为点E,再从B&素数;点0.7m沿壁2底部的长度为点F,连线EF为井底分层边界。也可以根据边界走向直接从E点或F点画出。

9.2.5示意图的内容和要求

A.野外草图绘制要求真实准确,包括岩性分层边界、煤层(体)边界、蚀变带、断层和破碎带、样品位置和数量、产状等。

B.草图的精度要求是:不同比例尺草图上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的宽度(厚度)& ge1mm,长度& ge3mm,都属于素描对象,必须在图纸中体现出来。如果草图是1∶50,实际地质体宽(厚)度& ge5cm,长度& ge图纸上要求反映15cm。

9.2.6分段编目和基线布置

A.要求分段编目:浅井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松散层坍塌,往往需要用箱子支撑。因此,地质编录应随施工进度分段进行。

B.在分段测井的整个过程中,要求每次测井都要从井口基点零米处统一悬挂卷尺,以保证上一次测井结束时的井深与本次测井开始时的井深数据完全一致,避免基点重新布设造成的井深误差。

9.2.7现场编目步骤

A.第一道墙的确定:根据矿区统一规定,在浅井工程现场确定第一道墙及其方位,测量浅井四道墙的规格。

B.铺设基点(桩)和基线:

在第一面墙和第四面墙的交叉处,浅井编号的打入桩为基点,也是浅井的坐标点。

基线用卷尺的零米点固定在木桩(基点)上,沿第一面墙和第四面墙垂直悬挂。

C.画一张浅井的白色地图空

进入井下前,绘图人员要在平方米纸上取1、2、3、4墙的实际规格或平均规格,按比例尺依次展开,同时画出第一墙的基点、基线和方向,即浅井白图空,可用于井下测井。

D.投影映射& mdash画一个浅井草图

按照点投影和线投影的方法和要求,将层状边界、煤层(体)边界、断层线等地质现象投影到浅层测井壁(两壁或四壁)上,同时将投影点绘制到空白图的相应位置,然后将具有相同属性的投影点连接起来,形成各种边界,并标注样品编号和产状数据。

E.书面记录

使用探坑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的格式进行记录。

文字记录的内容要和示意图上的内容完全一致,所以在编目的过程中,记录者和绘图员要经常联系检查,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很容易当场改正。

不同岩性层、含矿层(体)、蚀变带、断层、破碎带等的井深。,以界线与基线交点的读数为准;钻孔壁的地质现象和样品、标本、矿点的位置,以基线上水平投影的读数为准。

文字记录应根据本剖面所反映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现象,选取权重。比如描述矿层(体),要把握矿石的特征,重点记录反映矿石成因的特征和现象。描述断层、断层的特征(包括断层面、断裂带、两个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等。)应进行记录,以满足反映故障性质和损害程度的要求。

安全工作

浅井施工、测井和取样中的安全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防止砌块倒塌和掉落尤为重要。因此,及时编目、取样、及时定框支护是防止墙体坍塌的主要措施。此外,在编目取样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守在井口,防止落块落物伤人。

10质量检查和资料整理

0.1质量检验

A.检查文字记录、草图和实物资料(标本、样品、照片)是否一致。

B.检查点号、地质体编码、标本和样品编号、位置和各种数据是否有错漏。如发现问题,必须实地核实后才能补充和纠正。不允许回忆补充和纠正。

C.检查记录表格内容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地质描述是否全面,专业术语是否恰当,有无错漏等。

0.2数据整理

记录表

所有记录的数据都要求用墨水书写。

收到化学分析结果和鉴定结果后,应根据检验结果对原始相关记录进行补充和修改。注意修改方式是批注,不允许涂抹原文。

草图整理修改

随着编目的进行,及时将草图上不受检验结果影响的内容全部墨迹化。

收到测试结果后,根据结果,并参照推荐的探槽草图标准图,对编目草图进行修饰,并对整个图纸进行上墨。

11槽井勘探项目原始地质记录需提交的资料

一、声音和相位记录表

b、槽、井、坑勘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c、槽、井、坑勘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d、槽、井、坑勘探工程抽样记录表、登记表

e、标本登记表

f、岩石和矿石样品

g、鉴定和试验结果

h、示意图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上一篇: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