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研究了岩盐结构的 SrC 块材、 ( 111) 表面和( 111) 界面的电子结构和磁 性. 块材的 SrC 被证实是一个良好的 d0半金属铁磁体. 计算结果显示( 111) 方向的 C 表面和 Sr 表面都保持 了块材的半金属性. 对于( 111) 方向四个可能的界面,态密度的计算显示 C - Pb 界面呈现半金属特性. 本文 对岩盐结构 SrC 块材、 ( 111) 表面和( 111) 界面半金属性的研究结果,将为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 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石墨矿床按成因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产出于 结晶片岩中的石墨矿床,属区域变质矿床,另一种是含煤岩 系经岩浆接触热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 石墨矿床通常产出于前寒武纪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区域 变质岩系中[3]。研究邢台市西部山区内已知的石墨矿点,认 为本区属区域变质石墨矿床。 通过对本区的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在晚太古代早期,在 北西-南东向的拉张体制作用下,本区在初始地壳上或陆核 边缘形成北东-南西向展布的狭长裂谷,下部形成了一套中 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大和庄岩组),中 部为一套碳酸盐-硅质泥岩-中基性山岩系(立羊河岩组), 上部则为陆源碎屑岩-酸性火山岩(宁家庄岩组)建造。大 和庄岩组在不太稳定的浅海相沉积环境下,沉积了含有机质 物的页岩或碳酸盐累沉积岩之后,经受了构造热事件,导致 裂谷封闭并发生复杂多期多样的构造变形,并伴有多期次的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当变质作用达到了角闪岩相-片麻岩 相时,在适宜的温压条件下,使得有机碳改变内部结构,现有序化的石墨构造,重新结晶成晶质石墨。后期的变质作 用使得部分岩石局部发生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