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广西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广西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广西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广西资源县矿产管理措施探讨

1 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岳城岭北侧,岳城岭岩体(r3)与寒武系残体之间的接触带。强烈变质。

1.1阶层

寒武系清溪组在该区出露,由碳质板岩、长石应时砂岩和碳质板岩组成,底部为钙质泥岩。寒武纪被花岗岩体包围,这些花岗岩体被留下来作为长长的孤岛。整个岩层被角闪石、含铜矽卡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矿化蚀变,是本区的含矿地层。

1.2断层结构

该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一般为15 & deg~ 35 & deg向西北倾斜,部分向东南倾斜,倾角为35 & deg~ 80 & deg,主要由硅化碎石、角砾岩、断层泥等组成。断层多次活动,前期以挤压或压扭为主,后期转化为拉扭。

2矿区地质调查

2.1阶层

寒武系清溪组在区内出露,分布于矿区中部,被花岗岩体所包围,残留为长长的孤岛。下部为碳质板岩,偶尔夹硅质条带和磷结核。局部为碳质细粒石灰岩,混有碳质板岩,偶尔混有黄铁矿条带。中部为长石应时砂岩,局部为硅质和碳质板岩。上部为碳质板岩,底部为钙质泥岩。寒武系清溪组是本区的含矿层位。

2.2构造和岩浆岩

矿区中部为寒武系清溪组,东西两侧为加里东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褶皱、断裂构造不发育,但地层与岩体间的接触破碎带十分发育,主要控制矿体的分布和产出。

矿区接触破碎带十分发育,产状变化很大,190 ~ 290 & deg& ang45 ~ 60 & deg。破碎带岩性以碎石为主,岩性为浅灰绿色、灰色硅化钙质砂岩;灰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碎石表层风化较深,为粉砂质,但层理边缘有褐铁矿分布,厚度3-mdash;5mm,其中包裹铁粉沙,可见少量黄铜矿和铜蓝。岩石结构比较松散,锤击后容易松散成块;深灰黑色黄铁矿、黄铜矿,晶体略粗,黄铁矿深灰色。黄铜矿的星星是铜黄色和四面体黄色。靠近花岗岩一侧的黄铁矿相对富含完整的矿脉,向外逐渐减少。

勘查区岩浆岩为岳城岭岩体的一部分,分布于矿区东西两侧,为加里东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局部岩石受到动力变质作用,导致碎裂结构和冗余花岗岩结构。主要矿物为应时(29%)、斜长石(31%)和斜长石(33%),次要矿物为黑云母(5%),其他微量矿物为绿帘石、黄铁矿、磁铁矿、钛白、锆石和榍石。部分地段岩石动力变质作用强烈,岩石蚀变为糜棱岩片麻岩。

岩体与寒武系清溪组的接触带控制了铜矿体的分布。

3矿床的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目前矿区圈定的铜矿体有4个。矿体产于寒武系清溪组地层与岩体内外的接触带,近南北向分布。矿体自北向南分别为①、②、③、④,平面上呈脉状,剖面上呈层状、透镜状。每个矿体的特征如下。

(1)1号矿体:矿体产于接触破碎带矽卡岩中,呈层状、透镜状,浅部有铜矿,深部有钨矿;矿体长300米,深110米,产状280~310埃;32 ~ 70,单个工程矿体厚度1.02 ~ 5.58 m,平均2.08m,厚度变异系数74%,厚度变异相对稳定;单个工程矿体铜品位为0.01% ~ 3.25%,平均为0.82%;WO3品位为0.068% ~ 0.074%,平均为0.071%。铜品位变异系数为91%,品位分布均匀。

(2)2号矿体:矿体产于接触破碎带的矽卡岩中,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产状标高1300m ~ 1180m矿体长330米,深100米,产状245~330 &埃;30 ~ 80,单个工程矿体厚度1 m ~ 4.95 m,平均2.37m,厚度变异系数69%,厚度变异均匀;单个工程矿体铜品位为0.20% ~ 4.04%,平均为1.22%,共生WO3品位为0.085%。铜品位变异系数为76%,品位分布均匀。

(3)3号矿体:矿体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硅质钙质砂岩中,呈透镜状产出,产状标高1376m ~ 1228m;矿体长126米,深150米,产状216~300埃;40 ~ 50,单个工程矿体厚度1.04 m ~ 3.06 m,平均1.58m单个工程矿体铜品位为0.01% ~ 3.63%,平均为1.35%;WO3品位为0.064% ~ 0.076%,平均为0.066%。

(4)4号矿体:矿体产于接触破碎带的矽卡岩中,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主要分布在矿区南部,产状标高1400m ~ 1311m;矿体长237米,产状278~285埃;47 ~ 51,单个工程矿体厚度2.28m~2.59m,平均2.44m单个工程矿体的铜品位范围为0.22%-0.25%,平均为0.24%

3.2矿石质量

(1)矿石结构和构造

矿石结构为自结晶、半自结晶和异形,主要构造为熔蚀构造、交代残留构造和破碎构造。矿石结构以浸染状、网状脉状和致密块状为主,其次为条带状。

(2)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部分孔雀石、黄铜矿)、黄铁矿,其次是白钨矿、毒砂等。脉状矿物包括:应时、透辉石、透闪石、斜长石、绿帘石、斜长石、绢云母、白云母、绿泥石、叶蜡石、少量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锆石、榍石、钛白、萤石等。

黄铜矿为铜黄色,自形~半自形等集合体。一般不规则分布在透明矿物之间,或沿其他矿物的裂隙不规则脉状分布。黄铜矿的粒度一般在0.01 ~ 0.5毫米至0.5毫米之间,最小的为0.002毫米,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黄铜矿呈细小的张裂隙分布,呈细脉状排列。

白钨矿主要沿矿石断面浸染,肉眼不可见。矿石弱矿化时,荧光灯下可见微弱的蓝光,矿石矿化良好时,荧光灯下可见强蓝光。白钨矿含量约为3%。

(3)矿石的化学成分

根据化学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矿石中铜、银、WO3、镓、锡、硫和铝含量较高,而其他组分含量很低。

综合化学分析表明,矿石的伴生组分为:Ag:4.22~27.4g/t,平均15.81 g/t,S:1.58~2.22%,平均1.90%,WO3平均0.055%,Ga平均0.0023%,Sn平均0.057%。

(4)矿石类型

根据选矿试验样品的物相分析结果,全铜品位为1.13%。其中氧化铜品位为0.06%,占5.31%,硫化铜品位为1.07%,占94.69%。矿区的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

4矿床成因和类型

4.1矿床成因

该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多次侵入。矿体产于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矿体及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和绿泥石化。其次是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表生孔雀石、褐铁矿等。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脉体充填和多期矿化的特点。

4.2类型

岩浆侵入带来成矿物质和巨大热量,烘烤围岩,使其变质。随着岩浆不断拱起,围岩出现裂缝,聚集在岩体顶缘的富含矿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残余岩浆开始沸腾。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移动的矿物液所到之处,都被围岩改造、过滤、同化,使成分迅速变化,在接触带形成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交代充填铜矿床。

5找矿标准和前景评价

5.1勘探标志

(1)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接触带是找矿的主要方向。

(2)铁帽和古采矿遗迹(包括老平硐、矿山、废石堆等。)都是很好的找矿标志。

(3)该矿床在成因上与花岗岩关系密切,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矿石附近围岩及围岩的矽卡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程度不同,地表及浅部产出孔雀石、蓝铜矿等氧化物,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4)生理上,硅化带为正常地形,沿山脊和高地分布;褐铁矿矿化以负地形为特征,沿冲沟和鞍部分布。这些沿内接触带分布的山脊、沟壑、高地、鞍部等地貌特征也可作为参考找矿标志。

5.2视力评估

该矿床中发现的4个矿体产于岩层与岩体的接触带,但深部矿体边界未圈定。

总之,详查工作尚未完全圈定矿体边界,矿床远景未得到控制,矿区找矿前景较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隧道作业中的通风防尘、照明、排水及防火

上一篇:开挖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