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军民 李茹茹 李彩霞 单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
(1)成矿条件理想,矿产资源丰富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世界三大成矿区中的两个& mdash& mdash& mdash古亚洲和特提斯海穿过新疆,周边国家32个成矿带中有16个延伸到新疆。& ldquo十一五规划& rdquo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确定的全国16个重要成矿区中,有3个在新疆,占上述重要成矿区带的1/3。如中亚金、汞、锑等重要矿带延伸至新疆,北帕米尔铜金矿带与我国西昆仑山相连。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可能通过新疆伊犁州延伸至新疆东天山,世界著名的阿尔泰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东南翼就位于新疆,找矿潜力巨大。(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配套资源齐全。新疆已发现矿点4000多处,探明有一定储量(在储量表上)的矿种98种。有1059个矿床,123个大型矿床,253个中型矿床和683个小型矿床结论 在我国矿产资源保障不足与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矛盾突出的历史阶段,新疆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齐全的品种、可观的存量和巨大的潜力,以及建设能源矿产国际通道、扩大矿产资源利用的优越地理位置,确立了其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被定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 ldquo重要支点& rdquo、& ldquo中国战略石油接替区和战略资源储备区& rdquo;2007年新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新疆要建设& ldquo中国国际能源频道& rdquo、& ldquo向西开放桥头堡& rdquo、& ldquo国际贸易中心& rdquo、& ldquo中亚经济高地& rdquo;2010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特区,建设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跨国区域联络中心& mdash& mdash& mdash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为新疆实施优势资源开放的市场化战略勾画了蓝图。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格局下,在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等全球性环境变化日益逼近的新形势下,新疆日益支撑国家未来发展需求,保障国家战略资源供给安全,全方位推进& ldquo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rdquo,拓展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与未来增长之间的重要领域空。。从分布规律看,新疆矿产资源广泛分布于& ldquo三山两盆& rdquo各地(州)、市(县)。石油、天然气、煤和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大型山间盆地(吐哈盆地、焉耆盆地、三塘湖盆地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东西准噶尔是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带(见表2)。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为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存量丰富,发展潜力大。根据新疆地矿局公布的数据,新疆矿产资源普查率不到6.6%,详查率不到3.2%,平均找矿深度不到300m。石油、天然气、富铁矿、锰、铜、金、铅、锌、铝、磷等大宗矿产探明储量普遍不足。比如石油探明储量只占预测储量的6%,天然气占0.4%,煤炭占4.4%,金铜矿不到5%。吸收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扩大资源存量保障,是极其必要的。按2010年底各类矿产储量和现价计算,新疆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为20.54万亿元(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分别为18.37万亿元、0.96万亿元、1.21万亿元);累计探明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超过37万亿元,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约5.5万亿元,居全国首位。以主要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计算,新疆人均占有量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4倍,居全国首位;新疆能源丰度达到人均4500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倍[7] [8]。
新疆优势矿产资源战略地位突出
新疆优势矿产或远景储量较大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铜、镍、铅、锌、石棉、盐、膨润土、石灰石、蛭石等。优势矿种多为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我国目前急需或短缺的矿种[8]。目前勘探程度高、具有一定开发规模的矿产有克拉玛依、轮南、塔北等油田;乌鲁木齐、伊宁、准东、三道岭、艾维尔沟等煤田;阿西特大型金矿、喀拉通克、黄山、黄山东等大型铜镍矿;阿舍勒、土屋等大型铜矿;可可塔勒大型铅锌矿;萨尔托铬铁矿;天湖、蒙库等大型铁矿;可可托海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和甘布拉克超大型蛭石矿;Tunbulak (Mangya)的一个大型石棉矿;罗坳底超大型钾盐矿;乌兰林格超大型膨润土矿等[7] [8] [9]。(一)油气资源据中外地质专家估算,新疆油气资源约300亿吨,约占全国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预测石油资源量206.42亿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分别为89.48亿吨、101.58亿吨和9.36亿吨),天然气储量12.35万亿m3(准噶尔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54亿吨,居全国第二;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8537.04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新疆主要发现和开发了准噶尔、吐哈、塔里木三大储油盆地(见表3),以及柴窝堡、伊宁、三塘湖、焉耆、库车等19个山间盆地,沉积面积9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上成油沉积盆地的25%,其中塔里木盆地56万平方公里,预测油气资源量184亿吨(油10万吨仅2008年就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687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5000亿m3,是我国近十年来产储外输增量最大的省份[7] [8]。(二)煤炭资源截至2008年,新疆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70多亿吨,居全国第八,西北第二;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居全国首位。其中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已被列入世界十大煤田,新疆哈密大南湖煤炭72亿吨,阿克苏109.6亿吨,严重缺煤的南疆三地州探明储量4.8亿吨[10]。煤炭储量规模和煤层质量完全可以建成国家超大型煤电基地。新疆含煤地层面积预计3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吐哈、伊犁三大聚煤盆地,已开发建设准东、准东、合水洛盖、沙尔湖、大南湖、艾丁湖六个超大型煤田。煤田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阿克苏、巴州[10]。新疆矿产资源优势突出(表略)(三)建设国际资源通道的地缘战略优势。新疆地处亚欧中心,靠近中亚和俄罗斯,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它一直是亚欧经贸联系的地理枢纽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动脉。新疆已建成18个国家一类口岸、11个国家二类口岸、101条国际公路运输直达航线、西部唯一的国家出口加工区和国际边境合作区、13个省级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垄断了全部向西开放的通道,其中包括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红旗拉普口岸的3条国际通道和规划中的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南亚的国际通道。其中,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10年超过满洲里),也是唯一同时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于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最繁忙的陆路通道。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