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安全生产>渠道、水闸、泵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渠道、水闸、泵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渠道、水闸、泵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渠    道 

1、 渠道边坡开挖施工除遵守土石方施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应按先坡面后坡脚,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施工,不应倒坡开挖。 
    2  应做好截、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的影响。 
    3  对永久工程应经设计计算确定削坡坡比,制定边坡防护方案。 
    4  对削坡范围内和周围有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及障碍物等应有妥善的处置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多级边坡之间应设置马道,以利于边坡稳定、施工安全。 
3、 渠道施工中如遇到不稳定边坡,视地形和地质条件采取适当支护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4、边坡喷混凝土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当坡面需要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支护时,在挂网之前,应清除边坡松动岩块、浮渣、岩粉以及其他疏松状堆积物,用水或风将受喷面冲洗(吹)干净。 
    2  脚手架及操作平台的搭设应遵守有关规定。  (SL 398第5.3节)
    3  喷射操作手,应佩戴好防护用具,作业前检查供风、供水、输料管及阀门的完好性,对存在的缺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作业中,喷射操作手应精力集中,喷嘴严禁朝向作业人员。 
    4  喷射作业应按下列顺序操作:对喷射机先送风、送水,待风压、水压稳
定后再送混合料。结束时与上述相反,即先停供料,再停风和水,最后关闭电源。 
    5  喷射口应垂直于受喷面、喷射头距喷射面距离50~60cm为宜。 
    6  喷混凝土应采用水泥裹砂“潮喷法”,以减少粉尘污染与喷射回弹量,
不宜使用干喷法。 
5、 深度较浅的渠道最好一次开挖成型,如采用反铲开挖,应在底部预留不小于30cm的保护层,采用人工清理。 
6、 深度较大的渠道一次开挖不能到位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如施工期较长,遇膨胀土或易风化的岩层,或土质较差的渠道边坡,应采取护面或支挡措施。 
7、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渠道开挖,应在渠道外围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并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如深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将基坑水位降低至底板以下再进行开挖。在软土基坑进行开挖宜采用钢走道箱铺路,利于开挖及运输设备行走。 
8、冻土开挖时,如采用重锤击碎冻土的施工方案,应防止重锤在坑边滑脱,击锤点距坑边应保持1m以上的距离。 
9、 用爆破法开挖冻土时,应采用硝铵炸药,冬季施工严禁使用任何甘油类炸药。爆破器材的选用及操作应严格遵守GB6722和DL/T 5135的有关规定。 
10、不同的边坡监测仪器,除满足埋设规定之外,应将裸露地表的电缆加以防护,终端设观测房集中于保护箱,加以标示并上锁锁闭保护。 
11、对软土堤基的渠堤填筑前,应按设计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加固后的堤基土体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填筑。 
12、为保证渠堤填筑断面的压实度,采用超宽30~50cm的方法。大型碾压设备在碾压作业时,通过试验在满足渠堤压实度的前提下,确定碾压设备距离填筑断面边缘的宽度,保证碾压设备的安全。 
13、渠道衬砌应按设计进行,混凝土预制块、干砌石和浆砌石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施工,渠顶堆载预制块或石块高度宜控制在1.5m以内,且距坡面边缘1.Om,防止石料滚落伤人,对软土堤顶应减少堆载。混凝土衬砌宜采用滑模或多功能渠道衬砌机进行施工。 

水    闸
1、土方开挖除遵守土石方施工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的基坑土方开挖应本着先降水,后开挖的施工原则。并结合基坑的中部开挖明沟加以明排。 
    2  降水措施应视工程地质条件而定,在条件许可时,先前进行降水试验,以验证降水方案的合理性。 
    3  降水期间必须对基坑边坡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研究处理措施,保证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做到信息化施工。 
4  若原有建筑物距基坑较近,视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可以采用拆迁或适当的支护处理。基坑边坡视地质条件,可以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
 5  在雨季,尤其是汛期必须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安装足够的排水设备。 
    6  基坑土方开挖完成或基础处理完成,应及时组织基础隐蔽工程验收,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对基础进行封闭。 
    7  基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坑底、排水沟底、集水坑底应保持一定深差。 
     2) 集水坑和排水沟应设置在建筑物底部轮廓线以外一定距离。 
     3) 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分级设置马道和排水设施。 
     4) 流砂、管涌部位应采取反滤导渗措施。 
    8  基坑开挖时,在负温下,挖除保护层后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2、 土方填筑除遵守土石方施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填筑前,必须排除基坑底部的积水、清除杂物等,宜采用降水措施将基底水位降至0.5m以下。 
    2  填筑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岸、翼墙后的填土应分层回填、均衡上升。靠近岸墙、翼墙、岸坡的填
土宜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压密实,铺土厚度宜适当减薄。 
    4  高岸、翼墙后的回填土应按通水前后分期进行回填,以减小通水前墙体后的填土压力。 
    5  高岸、翼墙后设计应布置排水系统,以减少填土中的水压力。 
3、 地基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
    1  原状土地基开挖到基底前预留30~50cm保护层,在建筑施工前,宜采用人工挖出,并使得基底平整,对局部超挖或低洼区域宜采用碎石回填。基底开挖之前宜做好降排水,保证开挖在干燥状态下施工。 
    2  对加固地基,基坑降水应降至基底面以下50cm,保证基底干燥平整,以利地基处理设备施工安全,施工作业和移机过程中,应将设备支架的倾斜度控制在其规定值之内,严禁设备倾覆事故的发生。 
    3  对桩基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操作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4  在正式施工前,应先进行基础加固的工艺试验,工艺及参数批准后展开施工。成桩后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抽样,进行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以验证加固地基的可靠性。 
5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振冲地基加固、高压灌浆工程、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应遵守有关规定。 
4、 预制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l  每天应对锅炉系统进行检查,每批蒸养构件之前,应对通汽管路、阀门进行检查,一旦损坏及时更换。 
    2  应定期对蒸养池的顶盖的提升桥机或吊车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在蒸养过程中,锅炉或管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蒸汽的供应。同时无关人员不应站在蒸养池附近。 
    4  浇筑后,构件应停放2~6h,停放温度一般为10~20℃。 
    5  升温速率:当构件表面系数大于等于6时,不宜超过15℃/h;表面系数小于6时,不宜超过10℃/h。 
    6  恒温时的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80℃,相对湿度应为90%~100%。 
    7  降温速率:当表面系数大于等于6时,不应超过10℃/h;表面系数小于
6时不应超过5℃/h;出池后构件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应大于20℃。 
5、 构件起吊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大件起吊运输应有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起吊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特种操作许可证。 

上一页1 2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措施

上一篇:大门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