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样品的收集
所有暴露和描绘矿体的勘探项目都必须取样和测试。对于沉积型铝土矿床,探槽、浅坑、探井、探坑工程中的样品化学分析一般采用探槽法。根据矿料成分的均匀性,一般采用开槽断面的规格(5cm &倍;3厘米)~(10厘米&次;5厘米).岩心取样,沿着岩心的长轴将一半的样品分开。取样长度一般为0.5m ~ 1m,不同矿石类型应分别取样。当矿体物质成分均匀、矿石类型单一或矿体厚度较大时,取样长度可适当加大。
对于红土型和堆积型铝土矿,一般采用全巷道法或剥离法取样筛分,以干净矿石作为试验样品,计算含矿率。同时,还抽取适当的原矿样品进行测试。对于全巷法或剥离法,取样体积应不小于0.2m3 ~ 0.5m3,取样长度一般不大于1 m,当矿体厚度大,矿石粒度小,分布均匀时,取(20cm &l0cm)~(20cm &次;20cm),取样长度一般为0.2m~1m..但需要用全巷道法或剥离法进行校核。
2.化学样品的处理
试样的加工收缩率严格按照公式Q-mdash;2从KDD开始。
其中:q——试样质量(重量)(kg);
d & mdash粉碎后样品的最大粒径(mm);
K & mdash比例系数(经验系数)。
根据矿石质量变化的均匀性,铝土矿样品的K值一般采用经验数据0.1 ~ 0.2。加工样品的损失率应小于5%,收缩误差应小于3%。
3.化学样品分析
①基本分析样品:目的是测定主要有用和有害成分的含量,圈定矿体。铝土矿的一般分析项目为A12O3、SiO2、Fe2O3、TiO2和烧失量。当S、MgO、CaO含量超过允许含量时,应列为基本分析项目。
如果用作电熔刚玉和高铝耐火材料,当CaO、MgO、Na2O和K2O的含量大于允许含量时,应列入基本分析项目。
当采用高铝水泥作原料时,当MgO、K2O、Na2O超过允许含量时,应列入基本分析项目。
②全分析样品:目的是了解各种矿石类型或品位的铝土矿中各种元素或组分的含量。全分析包括光谱全分析和化学全分析,化学全分析项目可以根据光谱全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各种矿石类型一般有1 ~ 2个样品。所有化学分析样品均从联合分析的子样品中收集,或分别收集代表性样品。
③联合分析样品:目的是确定圈定矿体某一段中伴生有用组分或有害组分的含量和分布。对于铝土矿联合分析样品,分析项目根据全分析结果确定,一般基础分析样品中已做的项目可省略。但当需要研究有益有害成分与主要成分的关系时,也可以同时进行分析。组合样品的采集应考虑矿石类型、伴生有用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变化,将单个项目、一个勘探线剖面或一个地质区块中矿石类型相同的几个项目组合成一个样品。样本组合方法应根据基本分析样本的抽样长度按比例组合子样本。根据组合样品的分析结果,计算具有工业价值的伴生有用组分的储量。分析项目为Al2O3、Fe2O3和烧失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分析项目。
④用于储量计算的基础分析结果应进行内部和外部检查。内部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基础分析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并及时消除不允许的偶然误差。检验样品由送样单位的地质人员从基本分析样品的子样品中(在接近截止品位的矿石样品中的各种矿石类型、品位和含量中)选取,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不得使用分析单位重复分析的自检样品。内部样品的数量一般应占基本分析样品的7% ~ 10%。
外部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基本分析单位的工作是否存在系统性错误。对外来样品也进行编码,附上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上级指定实验室检验。外部样品数量一般为基本分析样品的3% ~ 5%,外部样品总数不得少于30个。
⑤化学分析质量和内外部检验分析结果的误差处理方法应符合DZ/T 0130 & mdash;94执行《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校正系数为铝土矿中二氧化硅为0.67,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
K2 O、Na2O、S、CO2、P2O5、烧失量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