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或“一次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总称。联合国文献对其含义解释为:“人在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它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从广义上说,自然资源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一切要素,既包括地质进化过程中无生命的物理成分,如矿物等,又包括地球演变中的产物,如植物、动物、景观要素、地形、水、空气、土壤和化石资源等。自然界中的一切自然资源,通常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两类,但两者的划分并不绝对,如果利用合理,保护得当,不可再生资源也可以转化为可再生资源,也可以持续发展。相反,如果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不可再生资源难以持续,而且可再生资源也难以为可持续发展所用。
二次资源,通常相对于自然资源或& ldquo主要资源& rdquo换句话说。二次资源有时被称为可再生资源,即一般意义上的废弃资源。其基本定义是: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有使用价值,并以各种形式存在,但经过一定的综合利用、加工和回收,能够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它包括:废渣、粉尘、尾矿、废水、废气、废金属等。工业生产中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副产品,生产生活中的废橡胶、废纸、废塑料、电子垃圾等废弃物。所谓再生,其实是指二次资源的回收。废弃物在材料性能上的可再生性是其二次利用的基础。再生原料的循环利用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结果,是保证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必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