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世界钨都是我国哪个县(世界钨都在哪)

世界钨都是我国哪个县(世界钨都在哪)

世界钨都是我国哪个县(世界钨都在哪) 世界钨

赣州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号称“世界钨都”。 中国江西(赣州)稀土钨产业合作推进会现场 中国江西(赣州)稀土钨产业合作推进会现场[1]1907年德国传教士在大余县西华山发现钨矿。1914年,人们又相继在崇义县中梢、全南县大吉山发现大型钨矿,从此揭开了中国钨矿开采的历史。1931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兼任“中华钨砂公司”总经理,采钨砂近8000吨,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换回了大量的药品、食盐和武器,为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钨都合作会3 世界钨都合作会3新中国成立后,赣州成立了九大国有统配矿山、16个地方国营矿山和20多个集体坑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钨原料产地。其间地质工作者探明钨储量的矿区106处,累计储量117万吨。钨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但高品质的黑钨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一,为全国同类产品的70%,世界的60%。上个世纪中叶,在赣南的山沟里,溪水旁,到处可见手拿铁锤身背淘砂盘 世界钨都合作会1 世界钨都合作会1的人,当地人称之为“打砂子的”。他们衣服都被红土染成红了,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在废矿石边回收钨砂,从事这项职业的少说也有上万人,成为当年赣南山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要求中国政府将赣南大吉山钨矿的废矿石卖给日本,日本将免费修一条从大吉山至南昌的高级公路(七十年代的高级公路差不多与现代的磁浮列车相同的概念),据传周恩来认识到钨矿的废矿石中含有特殊稀有且珍贵物质,因此不同意此事,导致日本人的阴谋破产。目前国人还不知日本人想提炼废石中的何种物质,只好将废矿石用来修路建房。江西(赣州)稀土钨业合作推介会现场【1】1907年,德国传教士在大余县西华山发现钨矿床。1914年,人们在崇义县邵忠和全南县大吉山发现大型钨矿,开启了中国钨矿开采的历史。1931年,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也担任& ldquo中国钨砂公司& rdquo总经理,开采钨矿近8000吨,创造财富620万元,换来大量药品、食盐和武器,为粉碎敌人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要求中国政府将赣南大吉山钨矿的废矿石卖给日本,日本将免费修建大吉山至南昌的高速公路(70年代的高速公路与现代磁悬浮列车的概念几乎相同)。据说周恩来意识到钨矿的废矿石中含有特殊的稀有珍贵物质,所以不同意此事,导致日本阴谋破产。目前中国人还不知道日本人想从废石中提炼出什么样的物质,只好用废石来修路建房。

随着一条一条矿脉的发现,作为 156项重点工程的补充项目。在赣南先后建成了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盘古山四个大型钨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世界钨都合作会2在第二届世界钨都合作大会结束时,正是这些钨矿石的出口,曾经为国家换来了价值75亿元人民币的粮食和物资,在整个国家接下来最困难的岁月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编辑该部分的当前储量。

中国钨资源丰富,占世界已探明钨储量的近70%,居世界第一;同时,目前全球每年钨产量的8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已探明的钨储量相对集中,各省储量分别为:湖南31.8%,江西21.8%,河南10.0%,广东6.5%,广西5.7%,福建5.3%。上述六省区总储量占全国资源总储量的82.1%。在总储量中,白钨矿占70%,矿石品位不足0.4%,或矿石成分复杂,或外部条件差,开发利用难度大,占85%。

中国还有最丰富的钨资源赣州,被称为& ldquo世界钨都& rdquo据说钨储量在中国排名第二,约占全国的39%,世界的26%。其中优质黑钨矿储量约占国内同类矿山的70%,占世界的60%。钨产量约占全国的20~30%,是中国乃至世界钨的主要产区。

加速消费

自我国发现钨以来,一直以开采黑钨矿为主,钨的冶炼过程中基本以黑钨矿为原料。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开采,目前中国的黑钨矿资源已接近枯竭。但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往往缩短矿山正常开采年限。随着黑钨矿的逐渐枯竭和品位下降,我国钨矿开采将面临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白钨矿和黑钨矿混合矿开采成本高的问题。

编辑本节开发依据赣州是中国钨矿的发现地,有100年的钨矿开采历史。赣州钨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赣州钨业开始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勘查、开采、冶炼、加工、科研、教育等工业体系。在此期间,它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困难。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决策正确,钨企艰苦奋斗。近年来,赣州钨业真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资源概况

赣州钨资源丰富,被誉为& ldquo世界钨都& rdquo据说钨储量在中国排名第二,约占全国的39%,世界的26%。其中优质黑钨矿储量约占国内同类矿山的70%,占世界的60%。钨矿产量约占全国的20-mdash;30%左右,是中国乃至世界钨主产区。目前已发现探明储量的矿区106个,累计探明储量(WO3,下同)117万吨,其中A+B+C储量44.5万吨,占38%。截至2006年底,钨矿储量为546,186吨。赣州已探明钨储量的县(市、区)有17个。其中大余、杜愚、全南、崇义等4县储量超过5万吨,合计40万吨,占赣州钨矿储量的80%。赣州钨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应时脉钨矿床,它以开发早、产量大、矿床规模大而闻名中外。是一种易采、易选、有害杂质少的优质矿物。以其为原料不仅产品质量好,而且回收率高。这种矿物的另一个特点是伴生成分多。除钨外,还有50多种共生和伴生的有价金属元素,主要是铋、钼、铜、锡、锑、铅、锌、金、银等有色金属和重金属。此外,还有铍、锂、铌、钽、铼、硒、碲等稀有金属和钇等稀土元素。其中伴生铋、铍资源储量分别居中国第三和第四位,钼、锡居中国第六位。近年来,随着地质部门和相关企业对地质勘探的大量投入,探明储量逐年增加。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赣州正在勘探的远景钨矿储量在100万吨以上,且矿种相对集中。

工业发展现状

1.地质勘探

赣州目前有三个专业地质勘查单位,分别是赣南地质勘查大队(原908大队、909大队、地质勘查大队合并)、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和从事找矿的264地质大队。2004年,国家将赣州定为国家战略钨矿找矿区,中国地质科学院也在赣州设立了地质研究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赣州地质勘查市场十分活跃,预计未来五年赣州新增资源储量将大幅增加。

2.大学和研究机构

由于赣州有丰富的钨基有色金属资源,国家在赣州投资建设了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原赣州地质学校)、赣州冶金研究院,旨在为赣州有色金属工业提供科研和教学服务。目前,江西理工大学已率先整合科研人才和资源,搭建有色行业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并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钨资源高效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3.矿业企业

赣州现有大小钨矿53个,其中省钨企业9个,地方钨企业44个。赣州钨矿总生产能力为618万吨矿石/年,钨精矿生产能力为4万吨/年。1949年至2006年,赣州生产钨精矿约110万吨,约占同期全国总产量的52%。赣州钨矿实行保护性开采,严格执行国家生产定额。钨矿产量从2000年的50%下降到2006年的22%,使得钨矿产量稳中有降。赣州已成为中国钨的集散地,全国2/3的钨精矿在赣州冶炼加工。我市一批钨企也出国买矿探矿,每年有4000多吨钨资源运回赣州加工。

4.冶炼加工企业

赣州现有冶炼加工企业18家,主要产品有APT、氧化钨、钨粉和碳化钨粉、合金粉、硬质合金、钨丝、钨铁、钨棒、钨钛固溶体等。主要企业有崇义张远钨业有限公司、江西耀盛工贸有限公司、赣县石蕊矿产品有限公司、赣州华兴钨业有限公司、赣州池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大余魏亮钨业有限公司、赣州鑫达钨钼有限公司、赣州江钨合金有限公司、赣州有色金属冶炼厂、赣州洪飞钨钼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有南康中信矿业有限公司、崇义张远有限公司、 Ltd .与美国因弗曼公司共建1000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钨基硬质表面材料和1000万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质合金刀具项目; 中瑞科技公司打造的3000吨硬质合金项目、崇义耀盛引进国外技术和人才、700吨硬质合金棒材建设等都在建设中。

5.经营企业

赣州钨业企业众多,主要分布在南康、大余、杜愚、赣县、章贡区和崇义。每年钨精矿产量约为20,000吨。这些企业有的在当地拥有小型钨矿的采矿权或股份,有的在市外(主要在广西、云南、湖南等。).近年来,赣州钨矿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省级矿山企业开采回收率达到80%,钨选矿综合回收率达到85%以上。地方钨矿的综合回收率也达到了80%以上。钨的冶炼和加工也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它不仅采用杂质含量高的黑钨矿和钨矿为原料,而且保证了综合回收率在95.5%以上,APT质量指标优于特级品国家标准。2006年,赣州APT产量为3.42万吨,占全国APT总产量的60%以上,已成为全国重要的APT产区。赣州仲钨酸铵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吨仲钨酸铵消耗标准矿不到1.4吨。冲章源公司采用& ldquo球磨& mdash离子交换& mdash连续结晶;新技术,生产1-mdash;50微米范围内各种粒径、不同晶型的仲钨酸铵,产品质量达到国际特级标准。江钨合金公司利用低品位钨和进口废钨生产优质钨铁,产品质量达到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崇义张远、大禹魏亮、赣县池源等公司粗、中、细、超细钨粉、纳米钨粉、超细纳米碳化钨粉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崇义张远等公司生产的混合料、硬质合金及成品工具、高比重合金、钨丝、钨材料出口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优势和劣势分析

赣州钨资源丰富;在钨的冶炼和加工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崇义张远钨制品公司、魏亮钨业集团公司、赣州池源新材料公司等赣州部分钨加工企业生产的钨粉、碳化钨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批钨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但赣州钨业仍存在诸多问题:

1.矿区多而小,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低,有的还存在采非平衡、采富弃贫的情况。

2.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些矿山环保设施差,废石、废水、尾矿随意排放,一些钨冶炼企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初级冶炼加工存在盲目扩大生产、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造成产能闲置和资源浪费。

4.生产集中度低。企业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5.钨企业技术人才少,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大多数企业基本没有创新R&D能力,导致产品没有特色,市场竞争靠价格战。

编辑这段发展思路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ldquo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加工,做优产业& rdquo政策上,以延长产业链为主线,以发展高附加值深加工和应用产品为重点,实施资源总量控制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赣州钨业培育成为集采选冶、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集群,产值超过280亿元,形成一批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优强企业,实现赣州钨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是:开源节流,保持资源优势。继续研究成矿条件,在现有矿山周围、深部矿脉和具备成矿条件的新区寻找矿石。同时,努力提高采选冶直接回收率,扩大二次资源回收率,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减少污染构建和谐钨业。要深入研究采选冶绿色工艺和现有三废处理工艺,推广新工艺,综合治理老废,全面改善生产基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调整结构,确立产业优势。在宏观调控原则的指导下,改变初级产品重复建设、内耗加剧、产能过剩的局面,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钨深加工配套生产基地,建设企业& ldquo航母& rdquo。夯实基础,提高创新能力。通过R&D基地的建设,将建立产学研联合的长效机制,大幅提升钨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我市钨产品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品种将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钨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钨工业生产基地。

编辑本部分的总体布局发展方向。

发展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产业基地钨深加工及应用产品产业布局;以周边县(市、区)崇义、大余、赣县、上犹为重点发展区域,发展钨生产和冶炼加工产业布局;形成以赣州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周边县(市、区)崇义、大余、赣县、上犹组成的钨产业板块和集群,打造完整的钨产业链。四。赣州钨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项目

发展重点

1.地质勘查要优化成矿条件最好的地区,积极开展钨矿资源战略找矿,加强现有钨矿外围和深部& ldquo第二轮勘探& rdquo,缓解老矿危机,延长矿井寿命。主要勘探区域如下:

(1)崇义& mdash大巴岘脑地区钨资源重点勘查区:

(2)崇义县鹅池& mdash藁城地区钨资源重点勘查区:

(3)赣县长坑地区钨矿资源重点勘查区;

(4)杜愚盘古山& mdash黄沙钨矿资源重点勘查区。规划期内,力争新增钨资源量20-30万吨,基础储量20万吨,确保钨资源持续供应。

2.矿业强化资源忧患意识、战略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严格控制开采总量,规范开采工艺,提高开采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提高采矿综合回收率和利用率。主要发展领域如下:

(1)大余重点矿区:储量资源14.9万吨。

(2)崇义重点矿区(含上犹、南康):资源储量11万吨。

(3)大吉山-关山钨矿重点矿区:资源储量4.8万吨。

(4)杜愚重点矿区:资源储量4.2万吨。

(5)赣县重点矿区(含赣州钨矿):资源储量4.1万吨。重点矿区钨精矿产量应控制在每年2.2万吨,其他矿区应控制在1000吨以下,总量约为2.3万吨。

3.冶炼侧重于发展各种晶体形态(单晶、多晶、球形等。)和超细APT、超细晶粒、纳米和超粗钨粉、碳化钨粉,并开发密闭钨湿法冶炼工艺,减少三废排放,提高钨冶炼回收率。

4.钨合金和钨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特种钨丝、高性能大尺寸板材、纳米钨合金材料、钨基复合材料、钨基高比重合金、特殊微结构的钨铜复合材料(纳米结构钨铜复合材料、梯度结构钨铜复合材料)。

5.硬质合金重点发展中高档硬质合金,大力发展硬质合金应用产品,如刀具、采矿工具、模具、锤头、轧辊、耐磨件等。,以及纳米超细硬质合金棒材和微型钻头,纳米超细硬质合金精密加工工具,如可转位刀片和涂层刀片等。)拥有钨矿或股份,仅有少数企业为纯钨矿贸易企业。这些企业是赣州钨冶炼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在钨矿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赣州钨矿投入科技攻关,努力推广最新选矿技术,先进& mdash随着选矿工艺的改进和选矿药剂的科学合理配制,如今几乎所有矿山都能普遍回收钨矿石中的锡、铜、钼、铋、锌、硫等共生和伴生副产品,回收率大大提高。2006年综合回收产值2.5亿元,约占矿山总产值的10%。赣州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现在赣州所有钨矿都建了尾矿坝。然而,长期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赣州APT产能的快速增加,每年约产生3万吨碱煮炉渣,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7.对外合作近年来,随着赣州钨矿和冶炼加工主产区功能进一步凸显,国内外一些大企业纷纷在赣州投资落户。目前,已聚集了日本东芝公司、日本住友商事、中国五矿集团、天津特精有限公司、香港郑伟集团、厦门春宝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

8.出口贸易赣州钨制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至2003年,赣州钨冶炼加工企业共出口钨产品6000多万美元。从2004年开始,赣州碳化钨产品开始出口,2006年赣州钨产品出口总额约2亿美元。

9.近年来,赣州钨业经济技术指标发展迅速。2006年,规模以上钨企业销售收入110亿元,比2000年的7.07亿元增长14.5倍;利润为16.2亿元,比2000年的4200万元增长了37.5倍(见表11)。2007年,钨的产值已超过140亿元。赣州从一个钨矿净出口城市转变为现在的钨矿净进口城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钨矿和APT集散地。

关键词TAG: 稀土 有色金属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尾矿处理装置(尾矿干排设备公司)

上一篇:有色金属冶炼厂的废料(有色金属冶炼工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