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我国综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国内铜供需矛盾案例分析

我国综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国内铜供需矛盾案例分析

我国综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国内铜供需矛盾案例分析 综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国内铜供需矛盾的案例分析

铜工业是有色金属工业的重点行业。由于铜的一些优良特性,中国对铜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电力、轻工、电子信息、建筑等行业发展对铜产品需求的带动下,中国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和消费国。精铜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精铜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的铜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的铜资源极其匮乏。面对旺盛的铜消费市场需求,我国矿山企业一直在不断探索,综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解决国内铜的供需矛盾。

首先,从中国铜的供需矛盾和铜金属及其制品的贸易逆差来看,中国铜资源企业走出去是必要的。

(一)中国铜供需失衡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铜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而国内铜产量(铜供应量)远小于铜销量(铜需求量),供需不平衡。

作为发展中国家,铜资源的消费增速快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国的铜消费量一直超过产量,缺口靠进口弥补。国内铜矿产资源形势严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铜消费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作为铜矿产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中国的铜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但数量不稳定。

(2)中国铜及其制品出现贸易逆差。

在开放的产业结构条件下,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必然会受到国际比较优势条件的强烈影响。各国根据资源禀赋进出口相应的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需要充足的铜作为资源基础。这导致了中国铜金属工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在资源和技术的约束下,已经生产出了相应的工业产品。随着世界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它大大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变化,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世界生产体系和贸易形态。世界经济更加开放包容,商品和服务贸易更加全球化。国内铜供应的短缺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弥补。因此,我国铜金属及其制品存在贸易逆差。

二。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铜矿资源勘探、开发和贸易的案例

中国极度缺乏铜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约占全球消费量的五分之一。一半以上的铜矿都是进口的,有的企业甚至进口50%以上的铜矿。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铜的进口数量将进一步扩大,从国外获得稳定的铜资源供应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中国五矿、金川集团、中国有色等大型矿企都在加大投资力度,拓展海外资源。

(1)2009年,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OZ Minerals 100%的主要资产。OZ Minerals Australia在锌、铅、铜、镍、金、银和其他资源方面拥有可观的储量。为了集中管理收购的资产,中国五矿在墨尔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金属矿业集团。

(2)2008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江西铜业公司联合收购在加拿大上市的北秘鲁铜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秘鲁北部El Galeno铜金矿Hilorico金矿等资产。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的资源总量为:铜804万吨,黄金198t。预计4 ~ 5年投产。在投产后的前五年,可实现平均年产含金属铜20万吨以上的铜精矿。

(3)中国与智利国家铜业、波兰铜业集团、保加利亚Aurubis AD公司签订了铜开发和贸易合同。

2006年,中国五矿、国家开发银行和智利国家铜业公司签署了联合开发智利铜矿资源的融资与合作协议。15年共供应了836,250吨金属铜。2009年,中国五矿与保加利亚Aurubis AD公司签订了电解铜长期采购协议。签署了价值8亿美元的铜采购合同。中国五矿从保加利亚最大的铜生产商Aurubis AD采购的铜产品金额从2005年的1260万美元快速增长至2008年的4521万美元。2010年初,中国五矿与波兰铜业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总额为4亿美元的2010年电解铜采购合同。截至2009年,中国五矿已从波兰铜业进口50万吨电解铜,价值20亿美元。

(四)2008年,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斥资2.14亿加元收购加拿大泰勒资源公司收购墨西哥铜锌资源。泰勒资源公司(Tyler resources)拥有丰富的铜锌矿床,其主要资产是墨西哥的巴胡埃拉奇(Bahuerachi)矿区,这是该地区最大的未开发铜锌矿床,也是一个世界级的潜在铜金斑岩矿床。

(5)1998年,中国有色金属集团通过国际招标获得赞比亚谦比希铜矿。

中国有色集团以海外工程承包起家。自1995年以来,逐步涉足海外投资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1998年通过国际招标获得谦比希铜矿及其地表40km2的土地使用权,期限99年。矿产资源包括500万吨铜和12万吨钴。2000年7月开工建设,2003年7月如期投产。此外,在赞比亚投资了谦比希铜冶炼厂,设计能力为每年15万吨粗铜。2006年11月开工建设,2008年底建成投产。

三。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取铜资源案例分析

基于中国铜资源禀赋和铜金属生产贸易状况,中国铜金属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铜金属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我国大宗铜资源并不理想,铜资源严重短缺,资源品位低,难以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另一方面,铜产品结构不合理,铜工业产品质量水平低,开发成本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仍严重依赖进口,没有形成比较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全球化打破了国家之间的界限和以自然资源和产品为基础的传统分工格局,世界各国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即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应用方面进行国际分工与合作,使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国际经济体系。在这种趋势下,中国资源型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平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既保证了中国工业对铜资源的需求;为发展中国和国际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1)矿山企业对我国紧缺、长期需要的铜资源进行海外开发,增加了我国铜矿产资源的储量,有效缓解了我国铜的供需矛盾,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和铜矿产品的稳定供应。

(2)借力经济全球化平台,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调动国内资源型企业的活力。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开展国际贸易,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进行资本运作;有助于提高资源型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的竞争力。例如,中国五矿在走出去获取资源、实施跨国并购、开展矿产品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矿业公司。

(3)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是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体现。中国五矿收购OZ矿业公司的成功交易,在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外资领域尚属首次。该交易对于打破国际矿业垄断,增加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五矿在澳大利亚运营管理的公司将帮助其实现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的目标。

(四)中国矿山企业走出去收购铜资源,开展矿产品、铜及其制品贸易,为中国与贸易国的贸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助于中国与贸易国进一步开展卓有成效、互利共赢的深层次合作。

中国五矿与智利铜业、波兰铜业集团、保加利亚Aurubis AD公司等的铜矿开发与贸易。无形中加强了中国与智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五矿与波兰铜业将以铜贸易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将合作从贸易领域拓展到其他深层次领域,进一步开展卓有成效、互利共赢的深层次合作。金川集团在墨西哥的开采对金川公司在南美的国际贸易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在赞比亚开矿、建冶炼厂,对加强中非资源合作影响深远。该项目的投产进一步完善了谦比希铜矿的产业链,为赞比亚创造了1000个新的就业机会,并为赞比亚增加了4.5亿美元的出口。中国矿业企业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为贸易国的就业、税收和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加强双边经贸关系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结论。

矿产资源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走出去勘探开发国外矿产资源和贸易资源是缓解国内铜供需矛盾的必然。矿业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资金的跨国流动,矿产资源的跨国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跨国并购,矿业公司的跨国上市和重组,许多国家和公司联合投资大型矿产勘探开发项目,矿产品和矿业信息、知识、技术和管理的国际共享,促进了世界矿业的发展。中国矿山企业“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为中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开发海外资源、实现国际化经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TAG: 有色金属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脚手架工程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上一篇:落石防护网施工时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