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白银成色国家标准(白银国标一号)

白银成色国家标准(白银国标一号)

白银成色国家标准(白银国标一号) 银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质量监督总局

本标准适用于GB/T 4135 & mdash;994银锭的修订,这个标准相当于ASTM B413 & mdash;1997年精炼银标准。以及GB/T 4135 & mdash;与1994年相比,本标准修改如下:

& mdash& mdash将标准名称更改为silver。将原品牌Ag-1改为IC-Ag99.99,Ag-2改为IC-Ag99.95,Ag-3改为IC-Ag 99.90;

& mdash& mdash标准品中加入了粒状银。规定了颗粒银的物理规格、检验规则和包装要求。

& mdash& mdash增加Ag99.99牌号中Pd、Se、Te三项杂质要求,降低杂质Bi的限量;Ag99.95中降低了Bi和Fe的限值,放宽了Pb的限值,Cu的限值不变。Ag99.90中新规定了Bi、Fe、Cu、Pb四项杂质要求,Ag含量由99.9%提高到99.90%。

& mdash& mdash本标准的白银规格采用了白银国际市场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取代GB/T 4135。1994。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院、内蒙古干坤金银精炼有限公司、沈阳兴业工贸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株冶、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顺科、宋、、、、王青、赵永山、安、孔祥生、李敦华、邱红莲、。

本标准委托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从各种含银原料生产银。本产品主要用于电器、电子行业、照明行业、珠宝装饰行业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所有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有修订版(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或被接受后的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0 & mdash;959极限值的表示方法和判断方法。

GB/T 8170 & mdash;997数字舍入规则

GB/T 110671银化学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根据银的化学成分分为IC-Ag99.99、IC-Ag99.95、IC-Ag99.90三个等级。

3.2化学成分

3.2.1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桌子

银含量(质量分数)不小于杂质含量(质量分数)。

铜铁铅锑钯硒碲总杂质

IC-ag 99.99 99.99 0.003 0.0008 0.001 0.001 0.001 0.001 0.0005 0.0005 0.01

IC-ag 99.95 99.95 0.025 0.001 0.002 0.015 0.002 & mdash;& mdash& mdash0.05

IC-ag 99.90 99.90 0.05 0.002 0.002 0.025 & mdash;& mdash& mdash& mdash0.10

注:对于IC-Ag 99.99和IC-Ag99.95品牌,银的质量分数为100%减去表中杂质的实测质量分数。直接测量IC-Ag99.90牌号银的质量分数。

注:银采用铅制回收,IC-Ag99.99牌号铅的质量分数可不大于0.001%。

3.2.2如果买方对银的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物理规格

3.3.1银呈矩形锭、梯形锭、棒状或颗粒状。

3.3.2每锭银的重量:15Kg & plusmn1Kg、25Kg & plusmn1Kg、32Kg & plusmn1Kg、37Kg & plusmn1Kg或其他规格:每袋银粒重20Kg & plusmn1Kg、25Kg & plusmn1Kg或其他规定。

3.3.3根据GB/T 8170,银锭的重量应四舍五入至0.1克。

3.3.4其他规格的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生产。

3.4表面质量

3.4.1银锭表面应光洁,无夹层、冷隔、夹杂物、空孔洞和裂纹。

3.4.2银锭顶部的凹坑不得大于10毫米长、3毫米宽、5毫米深。

3.4.3银锭顶部的缺口高度在端面不得超过5毫米。

3.4.4银锭表面不应有机械或手工加工的痕迹(切口和加工过的表面除外)。

3.4.5银颗粒中不应有外来杂质。

4.测试方法

4.1银化学成分的仲裁方法按GB/T 11067进行,银中Pd、Td、Se的仲裁按供需双方认可的方法进行。

4.2银的物理规格应通过相应精度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

4.3应目视检查银的外观质量。

5.检查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买方应处理产钒建筑墓的烧屑,氡颈黑曜石蓟的烧床& uacute环境保护;分头行动怎么样?向供应商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果需要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买方和供应商共同进行。

5.2组批

白银应分批送检,每批应由同一品牌或同一时间的白银组成。

5.3检验项目

5.3.1化学成分应按批检验。

5.3.2银的表面质量应按锭或袋检查。

5.4取样方法

5.4.1银锭化学成分的任意取样方法(银条的任意取样方法参照银锭执行)

每批5.4.1.1应按银锭数量的10%抽样,但不少于一锭。特殊情况下,可以逐块取样。取样时,银锭表面不得有灰尘、油污等异物。

5.4.1.2单锭取样法:在锭的两个主要面上做对角线,从两边顶角起中心点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为取样点,共取8点,如图1(a)所示。

5.4.1.3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铸锭的取样方法:取样点数按4n(n为铸锭数)进行。将银锭平行排列成长方形,在每个银锭的两个大面上做有边长的平行线,将银锭宽度分成三等份,然后做两个面的对角线,平行线与对角线的交点为采样点。如图1(b)所示。

(a) (b)

注:A为一侧采样点,B为另一侧采样点。

图1

5.4.1.4样品的制备

用直径为12mm的钻头在样品上钻孔,钻孔深度不小于铸锭厚度的三分之二。磁处理后,将得到的钻屑混合均匀,分成三份(每份300克),一份给供应商,一份给买方,一份给仲裁和分析。

5.4.2银颗粒成分仲裁取样方法

按银粒袋数的10%取样,将取样的每袋银粒倒在干净的平面上,铺成厚度不超过5cm的长方形平面。将平面分成20个正方形(见图2)。用清洁的取样工具从每个格子中随机抽取等量的样品,收集在一起,总量不少于400g,混合收缩后分成三份(每份100g),一份给供应商,一份给买方,一份给仲裁分析。

图2

5.5检验结果的确定

5.5.1如果化学成分的仲裁结果与本标准第3.2条不一致,将被批评为不合格。

5.5.2如果表面质量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第3.4条不一致,则按锭或袋判定为不合格。

5.5.3化学成分试验结果的数值四舍五入应按GB/T 8170第3章的规定进行;修正值应按GB/T 1250中5.2.2的规定确定。

6.标志、包装、运输、储存和质量证书

6.1标志

6.1.1商标、品牌和批号应铸造或印刷在每个银锭的表面。

6.1.2包装袋上应牢固地标明每袋银粒的名称、商标、品牌、批号、净重和毛重。

6.2包装

6.2.1银锭用木箱包装,内衬防潮纸。

根据供需双方的协议,银锭可以拆开包装或以其他方式包装。

6.2.2银颗粒用双层工业塑料袋包装(内层为聚乙烯,外层为防潮聚丙烯袋)。如需方对银纹包装有其他要求,可由供方双方商定。

6.3运输和储存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损坏或污染产品。

6.4质量证书

每批银应附有质量证书,表明:

a)制造商的名称、地址、电话和传真;

b)产品名称和品牌;

c)批号;

d)净重和件数;

e)分析和检验结果及技术监督部门的印章;

f)本标准的编号;

g)生产日期

采购订单(或合同)的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采购订单(或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品牌

c)数量

d)杂质含量的特殊要求

e)尺寸要求

f)包装要求

g)标准编号

h)其他

关键词TAG: 有色金属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可靠性理论和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上一篇:柴油机的故障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