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日,由四川龙旺集团开发& ldquo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钒矿-& mdash;电炉深还原熔炼新技术& rdquo已通过工业试验研究成果鉴定。鉴定会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国家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著名院士、专家成为权威鉴定委员会,中国冶金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翁玉卿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鉴定委员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认真审阅技术研究和工业性试验报告及第三方试验报告,严格技术答辩,对这一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 ldquo由四川龙旺集团开发的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钒矿-& mdash;电炉深度还原熔炼& rdquo该工艺路线优化了还原控制参数,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高炉工艺无法从钒钛铁精矿中回收钛资源的问题,实现了从钒钛磁铁矿中综合回收铁、钒、钛、铬的目标。全流程回收率达到钒86%、钛99%、铁97%、铬80%的水平,是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创新技术。转底炉直接还原适用于合成。
中国攀枝花& mdash西昌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其中钛资源占全国储量的93%,居世界第一;钒储量占全国储量的63%,居世界第三位。而高炉冶炼作为我国唯一工业化处理钒钛磁铁矿的技术,只能回收钒钛铁精矿(钛磁铁矿)中的铁和钒,其中的钛只能丢弃。但目前国外处理钒钛铁精矿的技术还不能实现铁、钒、钛的同时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的探索和实验。以中国为例。在方毅副总理的关心和支持下,20世纪60 ~ 80年代,中国组织全国科技力量进行攻关。但是,由于钒钛磁铁矿复杂的矿物结构,与高炉法相比,在经济上是不经济的。经过几十年的攻关,终于无法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