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记者走基层】田陈“好哥”

【记者走基层】田陈“好哥”

人物介绍:李传好是田陈煤矿综掘二区的一名掘进工。49岁的他因一场病落下了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可他却有着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在生产一线整整干了33个年头。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无论公事还是私事,只要工友找他帮忙从没拒绝过,熟悉他的工友们无论年龄大小都喊他“好哥”。

1983年,李传好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然而,他凭着不服输的性格,时刻以吃苦耐劳的精神默默地激励并鞭策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33年。

当好“二传手”

当前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矿效益下滑,造成一些职工心里浮躁。“好哥”坚定地说:“现在煤炭行业整体形势不好,矿上遇到困难是暂时的。98年的时候效益也不好,后来效益转好以后,大家都买上了车、房。作为老工人,要当好‘二传手’,越是在企业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

去年11月,刚分配到班组的一名青工,因为怕脏怕累,加上受到周围负面言论的影响,下井不到一个星期,就窝在宿舍不愿意上班,父母得知后怎么劝都没用。“好哥”知道后,主动和他调到同一个宿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苦口婆心地劝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每天叫上他一起上下井。看到孩子回心转意后,那名青工的父母对“好哥”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近年来,矿井新来的青工大多数是独生子,在家里没出过力,一时不适应井下工作,生产技术骨干新老接替面临着“断层”。“好哥”就主动向领导申请带徒弟,积极做好传帮带。“好哥”现在的班长韩正军就是他曾经的徒弟之一。小韩是2013年12月分配入矿的退伍军人,在“好哥”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他不到一个月便学会了打钻支护,操作掘进机、扒装机,大约半年的时间就已经熟练掌握了掘进施工的整套工序。

班组里的“科学家”

“好哥”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他那明光铮亮的脑门,大家都笑称他为“科学家”。为啥?因为“好哥”脑袋聪明,经常搞小改小革,干活不拼体力,而是找准小窍门,干在点子上。前不久,在北七7112切眼下棚时,由于巷道高度5米多,又是斜巷,坡度较大,班组职工来到现场,都觉得向上架棚梁施工非常困难。“好哥”在现场巡视了一遍之后,找来了一根绳子和一个滑轮,并利用杠杆的原理,将滑轮固定到顶板上,这就使现场员工在作业时要比平时省一半的力气,巧妙地把一个个单体、板梁运上去,结果,一个班就下了5棚,比上一个班多下了2棚。大家都说,跟着“好哥”干活,出力少挣钱多。

业余时间里,“好哥”喜欢搞个小发明。用他的话说:“只要用心发现,创新无处不在。”比如,由于掘进巷道较高,安装顶板锚杆前,投送树脂药卷时要在近3米高的架板上爬上爬下,极不安全。“好哥”就利用废旧的1寸塑料管制作成“药卷投送器”,人站在底板上就可以轻松完成,既安全又方便;巷道帮部连网由于铁丝硬连接困难,他自制使用了握勾器;为保证掘进机切割时防尘水的正常使用,他又和机电班一起制作安装了水电联动装置……“好哥”近年来的小发明多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了。

省下的就是赚来的

由于当前矿井效益低迷,降本增效已经在干部职工中形成共识。“好哥”认为大家与小家一样,要把矿井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精打细算,省下一分钱就能增收一分利。迎头掘进时,帮部需要用铁丝网连网,有的职工对支护后剪下的碎片都会随手扔掉,既给现场造成垃圾也是一种浪费。而“好哥”只要发现就会捡起来,用铁丝把碎片连起来穿成片进行再利用,每班可回收0.2米网片,节约8元多,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节约一捆铁丝网,省下266元钱。

在7116切眼施工中,有的职工图省事,在安装帮部底眼锚杆时,打眼后孔内留有煤岩粉末也不清理,安装锚杆需用4只树脂药卷才能达到凝固拉力要求。可是,“好哥”在打眼后,每次都会接着清理干净钻孔内的残留物,只需要2只树脂药卷就能满足固化强度和支护要求,虽然多了一道工序,浪费一点时间,但是每掘进一排进尺,就可以省下2只树脂药卷,节约10元钱。

不“在编”的班长

上班别人踩着他的脚印走,下班他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是大家对他的评价。由于年龄大和腿脚不灵的原因,“好哥”辞去班长已经5年了,可常年的井下工作习惯让他依然坚守着班长的那份责任。每天点完名后,他都是第一个下井到达施工地点,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在工作中,“好哥”还身兼多职,掘进施工工序样样精通。正常掘进时,他是掘进机机手;打眼支护时,他是支护工;遇上断层需要放炮时,他又当放炮员,碰上放炮员人手不够的时候,一天下2个井是常有的事。每班完工后,他还主动协助验收员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然后仔细收拾现场的工具和剩余的支护材料,再和安监员一起检查是否留有安全隐患,并向工区汇报当班安全生产情况,最后才上井。用他徒弟韩正军的一句话说:师父比他这个班长操得心都多。

“好哥”就是一个草根矿工,和其他普通的井下工人一样,无怨无悔地扎根在生产一线,书写着对矿山的浓浓深情和忠诚。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记者走基层】一个迎头:60条质量标准 32项技术创新

上一篇:付煤公司打造“会说话”的安全文化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