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港运资讯>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相对滞后,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数量仅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1.5%左右。

         海铁联运是指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输经由沿海海港与船舶运输相连、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铁水联运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大连为例,大连港2015年以34.9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在全国海铁联运中排名第一,但与其930.1万TEU的集装箱总吞吐量比较,仅占3.75%。

          在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中,第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多式联运工程。其中,海铁联运是最有效率的物流组织方式。

            相比公水联运,仅从成本考虑,一般情况下海铁联运就能比公水联运节约30%左右。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一方面是以外向型出口加工经济为主导,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海上运输渠道增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互通,由此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的互补与交流的主动性意愿更加迫切,因而对基于海运的国际物流需求更大。

          海铁联运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成熟国际港口中海铁联运的比例往往占20%至40%。发达国家之所以选取海铁联运方式,是因为海洋运输与铁路运输都拥有大宗货物运输低成本、大运量的优点,衔接便利且总成本更低。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黑货运量下滑 铁路货运迎最困难运营期

上一篇:煤老板转型旅游难见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