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两会”召开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确保“两会”期间生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要求全中心各基层单位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严格主体责任落实,坚持依法依规生产,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提高安全管理境界。牢固树立安全首位意识,进一步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境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入井带班、值班、安全包队等制度,督促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整改落实。对于安全工作不重视,措施执行不力的,采取通报、点评等机制让其“红红脸、出出汗、丢面子”,对于酿成事故的,严肃进行问责追究。
提高灾害预防能力。以落实上级开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积极构建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确保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闭环管理。坚持“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不动摇,针对现场实际,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专项监察、零点行动等活动,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无盲区、无薄弱。
提高遵章守纪意识。积极调整安全监管用力方向,深入推行安监人员“456”工作法,强化安全履职效能督查,提高安监人员现场管控力;深入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借助安全公众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上级法律法规及事故案例,配合“讲案例、话安全、下区队、进班组”活动,让“安全第一,珍爱生命”意识融入职工灵魂,加强薄弱薄弱人员管控,通过排查信息共享系统,进行预控、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