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化工>煤化资讯>化肥供给侧改革需从去产能和发展新型肥料入手

化肥供给侧改革需从去产能和发展新型肥料入手

            目前我国化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利用率低下、结构不合理,对此,去年我国已发布“到2020年,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的治理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肥料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肥料去产能和新型肥料加快推广应用必须齐步推进,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当前,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继颁布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等相关政策,这些举措对行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提出了日益紧迫的要求。另一方面,受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和各项优惠政策陆续取消等因素影响,化肥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已经威胁到行业健康发展。进入“十三五”,化肥行业低迷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化肥行业去产能、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总体来看,传统化肥产能过剩,落后产能比例较大。提高有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是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核心。去产能,一方面要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优化升级一批产能,将落后产能升级为先进产能。

  

      在优化升级一批产能方面,一是可以集聚全行业各方优势资源,搭建产业协作的大平台,推动全行业形成联合创新、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推广的合力。二是可以政府引导、全行业参与,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补贴等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三是可以鼓励肥料企业上下游和全产业链合作。比如,复合肥、新型肥料等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品牌和渠道输出,与上游单质肥企业融合合作,推动其改造升级化肥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政策对此给予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也提出,推进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应鼓励企业绿色、智能制造,实现行业转型升级。他还建议相关部门鼓励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复合肥、新型肥料等下游企业与上游单质肥企业进行上下游融合,建立以能耗、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指标为标尺的落后产能综合评价、退出机制,细化相关处置方案,加快落后产能退出。

 

      肥料供给侧改革的另一核心便是加快推广新型肥料的应用。国家政策对新型肥料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其中工信部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农业部则要求肥料养分高效化,肥效长效化,配比科学化,作用功能化。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肥料发展与贸易论坛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要完成化肥减量任务,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推广和使用新型肥料,推动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在“十三五”期间及今后,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土壤调理剂、生物刺激素等方面的新型肥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先锋。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当前新型肥料发展的初步阶段,各种市场乱象层出不穷,造噱头、炒概念、傍名牌等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断绝,再加上标准不健全、监管不给力,已经影响到消费者对新型肥料的商誉,也破坏了新型肥料行业自身长远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2017年度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即将在3月26日北京启动,调研结果仍需进一步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钢材出口亟待转型升级 相较于总量更应看重进出口结构

上一篇:机构分析认为:铁矿石价格或存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