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研究机构:2018年货币政策预计将中性偏紧

研究机构:2018年货币政策预计将中性偏紧

 

财新网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研究机构认为,2018年政府可能会淡化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而且货币政策可能将保持中性偏紧。

 

瑞银集团发布研究报告认为,201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有所下调或淡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此次会议并没有像往年一样提及“适度扩大总需求”。

 

瑞银认为,政府近期强调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中实际上已经隐含了2018-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3%的目标。考虑到本次会议删去了去年会议中提到的“适度扩大总需求”,再加上政府还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和防范金融风险,政府会小幅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并会弱化相关用词。

 

例如,目标可能定在一个区间(6-6.5%或6-7%)、或定在6.5%左右,并且会删除2017年增长目标中“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措辞。这也与本次会议和十九大强调“高质量”而非“高速”发展的政策基调相一致。

 

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边泉水预计,2018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将被定在6.5%左右。虽然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性下降,但不代表经济增长就不重要了,只是应当放弃不顾资源环境约束、不讲经济质量的高增长。这一方面反应了政府将追求高质量增长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反应经济增长目标应该顺应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客观要求。

 

瑞银也认为,增长依然很重要。包括房地产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不会大幅收紧。但另一方面,如果经济增长的放缓更为明显(如在明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政府可能微调其偏紧的政策,包括对地方政府融资的约束和环保政策等。

 

对于货币政策,边泉水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但实际执行上可能中性偏紧,同时保持高度灵活性。

 

从当前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看,一方面对经济增速温和下行、但经济质量提高的状态依然乐观,在没有看到经济出现失速、预期明显转向悲观的情况下,预计难以对货币政策进行显著调整;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控制宏观经济杠杆,也需要管好货币“总闸门”,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下行幅度的容忍度有所提高,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短期可能仍难放松。

 

边泉水认为,货币政策的最大原则是灵活性,未来货币政策将出现边际变化,它会随着经济增长和市场变化作动态调整,特别是在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行压力的时候,货币政策存在边际放松的诉求。

 

瑞银预计,在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的背景下,流动性仍将保持偏紧,市场利率也仍将保持高位。如果明年美联储加息3-4次,央行可能再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率。如果CPI通胀连续几个月接近3%,央行有可能会在三季度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

 

鉴于海外利率上升和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瑞银认为2018年的市场利率将保持高位。监管层应该会根据市场反应来调整监管收紧的程度和步伐,央行会更主动地投放流动性,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同时,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可能下调,整体信贷增速预计放缓。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复盘“气荒”:一场已被预见的供需失衡

上一篇:河北严格执法强化督察 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