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港运资讯>顺畅“船煤”信息汇总 2019-03-28(第56期)

顺畅“船煤”信息汇总 2019-03-28(第56期)

一、运价

(1)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

28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止涨下调,综合指数较昨日下行4.11至698.78点,其中秦皇岛 - 广州(5 - 6万DWT)及秦皇岛 - 厦门(5 - 6万DWT)两航线运价与昨日持平,其余航线运价较昨日小幅下跌0.1元/吨-0.3元/吨。具体情况如下:

运价

(注:2018年同期运价综合指数700.92点,秦皇岛 - 上海(4 - 5万DWT)运价26.9元。)

目前,港口煤炭交易活跃度再次降低,电厂在库存相对尚可、淡季机组检修及水电发力渐强等因素下采购动力不足,加之煤价支撑有限,下游观望情绪渐浓,新增货盘释放较少,前期货盘基本已定下运输需求再次回落,带动煤炭运价小幅走低。

(2)波罗的海指数

27日,BDI指数上涨7点至690点,其中,海岬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点再创历史新低,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上涨3点,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点。具体情况如下:

BDI

二、汾渭CCI指数及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

(1)汾渭CCI指数

CCI

(2)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

CCTD

近日,北方港口煤炭交易活跃度降低,山西高硫煤报价低,需求较差,而低硫蒙煤货源紧缺,下游询盘略多,不过下游电厂需求释放有限,压价相对;目前动力末煤(CV5500)报价625元左右,动力末煤(CV5000)报价525元左右。

市场分析认为,煤炭市场继续保持供需两弱局面,一方面,主运输通道陆续检修,货源集港量受限,而澳洲煤炭通关周期加长,高热值煤种货源紧缺凸显,使得货方报价相对坚挺;另一方面,电厂进入淡季检修期,采购需求难有大规模放量;产地陆续进入复工模式,供给倾向于增加,买方向下压价意愿较强。

、六大电厂库存、日耗

28日,六大电厂整体库存1601.2万吨,较昨日增加7.31万吨;日耗69.08万吨,较昨日增加1.07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3.18天,较昨日减少0.26天。具体情况如下:

六大电厂

今日,在工业用电大幅增加及中东部地区气温波动的支撑下,六大电厂日耗上升至69万吨,同时受大秦线即将检修等因素影响,其部分采购需求提前释放,库存再次向上累积至1600万吨以上,存煤可用天数23天;就目前而言,电厂存煤相对尚可,且其后续将进入淡季检修期,水电发力也逐渐增强,预计其采购需求暂难有大规模放量。

最新天气情况显示,未来10天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多波动,且升降幅度较大,其中29-31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气温将自北向南下降4~6℃,4月1-5日中东部地区气温呈明显回温趋势,预计短期内电厂日耗或在中高位持续震荡。

四、环渤海港口库存及锚地船舶数量

28日,环渤海港口库存2202.2万吨,较昨日下降7万吨。其中,曹妃甸港区库存较昨日下降3.3万吨,京唐港区库存较昨日增加2.3万吨,神华黄骅港库存较昨日下降10万吨,秦皇岛港库存较昨日增加4万吨。具体情况如下:

港口库存

据悉,受大秦线集中检修临近影响,下游用户派船拉运积极性尚可,不过港口封航较为频繁,船舶装卸效率下降,调出量未见明显提升,而在发运稳定下调入量继续小幅震荡;近两日港口整体调入不及调出,环渤海四港库存小幅下降。

虽然大秦线检修会导致港口煤炭库存出现阶段性减少,但电厂即将用煤进入淡季,电厂机组陆续检修叠加水电发力渐强,检修期间基本不会出现用煤太过紧张的局面;且后续产地陆续进入复工模式,供给倾向于增加,煤炭市场多会保持供需两弱局面。

锚地船舶数量

近期,环渤海四港锚地船舶数量有所增多,一是在煤价企稳、运价上涨及大秦线检修即将展开等情况下,下游用户补库需求提前释放,到港拉煤船舶有所增加;二是北方港口海况天气欠佳下封航较为频繁,导致运力周转减缓,锚地船舶存在积压。

28日,环渤海四港锚地船舶数量125条,其中秦皇岛港54条,国投曹妃甸港8条,神华黄骅港56条,国投京唐港7条。具体情况如下:

锚地船舶

、各港口生产动态

28日,秦皇岛港调入量61.2万吨,吞吐57.2万吨;神华黄骅港调入量54万吨,吞吐量60万吨;国投曹妃甸港调入量15.1万吨,吞吐量21.2万吨;曹二期调入量6.7吨,吞吐量7.6万吨;华能曹妃甸调入量3.4万吨,吞吐量4.6万吨;京唐老港调入量6.3万吨,吞吐量5.3万吨;国投京唐港调入量17.6万吨,吞吐量17.6万吨;京唐3640调入量14.3万吨,吞吐量13万吨。具体数据如下:

生产动态

3月封航情况

近日,海况天气不佳,环渤海各港封航较为频繁,具体情况如下:

封航

、水况信息

今日水况信息如下:

水况信息

、天气及海况天气

(1)天气

1. 中东部地区气温起伏大

未来10天,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多波动,且升降幅度较大。其中,29-31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气温将自北向南下降4~6℃,华北、西北地区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月1-5日,中东部地区气温呈明显回温趋势。

2.江南华南多过程性降雨,滇黔桂多强对流

未来10天,江南、华南将出现过程性降雨,主要降雨时段在28-29日、30日至4月1日和3-4日。

未来10天,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多局地性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主要时段在28-29日和4月3-4日。

(2)海况天气

28日08时至29日08时,东海东部部分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旋转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北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将有4~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北部湾将有4~6级的东南风或偏南风。

29日08时至30日08时,渤海、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将有4~6级、阵风7级东北风,东海东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旋转风,台湾以东洋面、北部湾将有4~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

30日08时至31日08时,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5~6级、阵风7级的西北风或偏北风,其中黄海中部和南部部分海域海域风力可达7级、阵风8级,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将有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其中东海西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北部海域风力可达7级、阵风8级。

、相关资讯

1、凌文:煤炭作为中国主要能源的地位不变。

中国神华董事长凌文于全年业绩记者会表示,煤炭作为内地的主要能源,地位不会改变,能源在过去40年支持内地经济发展,当中煤炭占整体能源约70%。

随著供给侧改革及政府对能源结构的改善,去年煤炭在整体能源的占比,由原来的60.4%下降至60%以下,相信未来随著相关改革推动,煤炭在内地市场的供应占比将会持续下降。

不过,他认为,虽然煤炭的比例下降,但消耗量仍然有1%的上升,反映需求持续强劲,未来亦不会大减。

凌文同时表示,在全球市场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属四足顶立,在2017年,煤炭、石油气及天然气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达85.2%,而内地市场占比为86.2%,而去年在内地市场的占比,进一步下降至85.7%,不过,去年内地市场的石油进口达73%,天然气亦超过40%,煤炭占最大的资源,强调煤炭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凌文提到,市场认为煤炭在开采、燃烧及转化并不清洁,但公司有煤炭清洁高效生产的解决方案,因此在环境保护的层面上,煤炭已经属于清洁能源。

此外,中国神华副总裁贾晋中表示,内地进口煤炭主要来自澳洲、俄罗斯及印尼等地,而内地政府对所有进口煤炭未有下达明确的特殊限制,并无接到任何上级的进出口煤炭的要求,因此煤炭进出口完全视乎资源配置,相信进出口量将与去年相若。(中国煤炭资源网)

2、今年前2个月上海关区煤炭进口量减价跌。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上海关区进口煤及褐煤(以下简称“煤炭”)264.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14.7%;价值13.1亿元人民币,下降17%,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94.4元,下跌2.6%。

今年前2个月上海关区煤炭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2月份进口量连续第6个月减少,进口平均价格由涨转跌。今年2月份,上海关区进口煤炭88万吨,环比减少50.1%,同比连续第6个月减少,减幅为17.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99元,环比下跌26.4%,同比由连续2个月上涨转为下跌22.5%。

(二)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

(三)自东盟进口占7成以上,自澳大利亚进口明显增加。今年前2个月,上海关区自东盟进口煤炭186.9万吨,减少19.7%,占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的70.7%。同期,自澳大利亚进口58.4万吨,增加19%,占22.1%;自俄罗斯进口19.1万吨,减少3.4%,占7.2%。

(四)国有企业进口比重提升,民营企业进口减幅高于总体。今年前2个月,国有企业通过上海关区进口煤炭164.7万吨,减少13.9%,占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的62.3%,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同期,民营企业进口76.9万吨,减少18.2%,占29.1%,比重下滑1.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2.8万吨,减少8.4%,占8.6%。

(五)褐煤为最大进口品种,炼焦煤进口量减价涨。今年前2个月,上海关区进口褐煤186.9万吨,减少13.3%,占同期关区煤炭进口总量的70.7%,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07.2元,下跌10.8%。同期,进口炼焦煤39.3万吨,减少12.5%,占14.9%,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369.6元,上涨7.8%;进口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38.2万吨,增加33.9%,占14.4%,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510.9元,下跌10.8%。(海关总署)

3、陕西省出台《意见》支持榆林加快推动煤炭资源转化。

 3月27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文的《关于支持榆林市加快推动煤炭资源转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3月26日出台。按照《意见》,对未按约定落实转化项目的企业,榆林市将提出收回煤炭资源的建议。

据了解,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中,一些企业以转化项目拿到配套的煤炭资源却迟迟不肯落实转化,或转化比率太低,成为榆林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突出问题。省发展改革委煤炭电力处处长党宏伟表示,《意见》的出台,将推动消除配套煤矿企业“只采不转”的现象,提升榆林市的煤炭资源转化率,促进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按照《意见》要求,榆林市将全面检查以协议方式出让煤炭资源并配套转化项目的建设情况,根据转化情况区别对待。对配置资源时约定的转化项目进展符合预期的,鼓励其延伸产业链、进入下游产业;对转化项目未达到预期的,督促其加快进度;对确实因政策、技术工艺等客观原因导致转化未落地的项目,各级政府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抓紧项目的优化论证,确保其在预定期限内开工;对项目业主投资意向发生变化、转化项目难以落地的,由榆林市政府提出收回资源的建议。(陕西省人民政府)

4、2019年广西将关闭煤矿矿井2处 化解产能18万吨。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发布《通知》称,2019年广西关闭煤矿矿井2处,化解过剩产能18万吨。

根据《通知》,2019年3月底以前要完成关闭前公告,将关闭矿井名称等相关信息刊登在《广西日报》上进行公告。

2019年5月底以前要完成制定关闭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县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指导煤矿企业制定企业的实施方案,重点指导企业制定并落实职工安置方案。各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指导。

2019年6月底以前要完成关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实施封井,认真对照《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验收办法》有关要求做好关闭各项工作。

煤矿企业关闭验收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煤矿企业关闭工作完成后,即可请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形成县级人民政府验收报告,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提请设区市人民政府进行验收。设区市人民政府必须在7月底以前完成对本市煤矿关闭验收工作,并向自治区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需附县级人民政府及设区市人民政府验收报告)。

《通知》要求,被确定实施关闭的矿井在县级人民政府公告后,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或建设)并开展关闭相关工作。矿井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监管,确保矿井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声明:

   以上小结为本日工作总结,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错误,欢迎纠正;如有建议,请不吝赐教。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最新煤市要闻,产地动态+煤炭最新价格参考

上一篇:东吴期货动力煤每日点评201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