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暴席卷中华大地,也给枣矿发展带来严峻考验。“我们必须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复产保供攻坚战和安全生产保卫战。”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尊献发出了动员令。
战疫情、抓安全、保供应,枣矿集团科学施策、群策群力,以投身三大战役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群策群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大型国企,枣矿集团本部下辖40余个单位、涉及100多个社区,分布在枣庄、济宁两市5个区县,点多面广、区域分散、环境复杂,矿区疫情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
“务必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和紧迫性,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枣矿力量。”杨尊献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枣矿集团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由集团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治组、安全生产组、宣传舆论组、物资保障组、矿区后勤组、矿区督查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出台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微信群、QQ群,建立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卫生防疫部门全员上岗,3天内起草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等7个指导性文件,24小时严密监测矿区疫情,以最快速度摸清底数、最严措施实施防控,构建了覆盖集团本部及省内外52家基层单位的防控网络。
武装保卫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和特殊时期检查站、治安卡点、临时检查点一级查控勤务,严密把守进出口,严格信息收集,严密警戒保卫,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硬核力量”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宣传部门坚守舆论阵地,四大媒体全部正常运行,第一时间做好权威信息发布、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疫情防控先进典型报道等工作,唱响了矿区疫情防控的铿锵战歌。
所属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召集全体医护人员迅速到岗,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并派出医护人员坚守枣庄高铁站监测点。
矿区各单位全部设立疫情防控岗点,细致做好人员排查、门卫值守、场所消毒、物资发放、封闭管理等工作。付煤公司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体温测量,蒋庄煤矿启用手机APP“电子门卫”,高煤公司运用无人机巡逻……各类科技手段轮番上阵,助力了疫情防控,保障了职工生命健康安全。自疫情发生以来,枣矿集团职工家属实现了零确诊、零疑似。
矿区干部职工慷慨解囊为抗击疫情募集善款近480万元,5名医护人员主动出征支援战疫一线。此外,枣矿集团中心医院参与组建枣庄市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三河口公司党员自发购买医疗用品捐赠湖北战疫,田陈煤矿一职工连续20余天义务为执勤民警送稀饭不留姓名……枣矿人用心用情助力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矿区上下群策群力,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职工家属尽心尽力,以强大的“战疫”合力保护了30万职工家属的生命健康,彰显了枣矿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命必达的国企担当。
硬核出击,坚决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
2月21日,以集团班子成员为组长的13个包保组顶着雨雪、冒着严寒,奔波在生产一线,对矿区11对矿井和18家非煤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全面督导检查,协调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难题。22日,集团班子成员又分别带队对11个矿井进行了专项安全大检查。
在高庄煤业公司,杨尊献率检查组直奔工作现场,了解该公司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情况,要求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加大自动化、智能化安全设施使用力度,坚决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在滕东煤矿,王立才深入井下3下115安装工作面、111综采工作面查看顶板管理、冲击地压等措施落实情况,要求科学有序组织生产,保持生产节奏和安全定力。其余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各单位最紧要、最关键的工作场所,排查隐患、现场支招,并对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作出详细部署。
面对疫情给安全生产带来的新挑战,枣矿集团连续召开视频会议,实施特殊时期安全生产管理特别规定、“十个严把十个一律”等断然举措,形成安全生产高压态势。要求所有复工复产单位的班子成员必须签订军令状,作出安全生产承诺。同时迅速启动安全生产系统隐患大排查、快整治活动,对井上下所有岗位及环节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排查治理,做到不漏一个系统、不漏一个岗位、不漏一个隐患点。
各单位坚持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举措,针对返岗人员少、生产任务重加上疫情防控期间特殊管理措施严的实际,科学排兵布阵,抽调精兵强将奔赴生产一线,并从措施制订、现场管理、安全监管、素质提升等方面综合发力,充分发挥全层级自主管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智能装备优势,科学优化劳动组织,依法合规生产,坚决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抓生产必须保安全。
柴里煤矿突出自主管理、一提双优、素质提升、精品工程、标准执行、关键少数、隐患治理、监督检查等八大安全管理核心,吹响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的冲锋号。田陈煤矿坚持生产人员最少化原则,科学优化人员配置,严控入井人员数量,做到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双保证”。
高煤公司实施内强全员安全素质、外强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督察检查效果的“两强化一提升”举措,坚决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滨湖煤矿对所有“三违”一律升级问责,违章作业人员一律离岗学习,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一律撤职永不复用,安全检查人员不履职尽责一律调离岗位。滕东煤矿加强对各系统、各环节、各岗位的风险辨识和管控,让每一名员工熟知岗位风险和管控措施,做到人人知风险、全员控风险。七五煤矿对各工区“安全伙伴”落实、全层级自主管理、现场监督、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加强动态监督管理,把“双重预控”机制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盯靠现场,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职工群众利用互联网平台强化安全法规、标准、案例学习,规范安全行为,助力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
科学有序,坚决打赢复产保供攻坚战
2月初,华电集团十里泉电厂、新源电厂和华能集团临沂电厂煤炭库存先后告急。按照山东省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济宁能源局和山东能源集团的部署,新煤公司和滨湖煤矿早在2月3日就相继复工复产,缓解了各电厂燃“煤”之急。
关键时刻彰显国企担当。枣矿集团认真落实山东省能源局、山东能源集团复工复产工作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目前本部11对矿井均有序恢复生产,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提供稳定能源供应。自矿井陆续复工复产以来,枣矿已累计生产煤炭122万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保障经济民生需求注入了煤炭力量。
据了解,复产前,各矿井分别制定了恢复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个方案,报当地政府和防疫部门同意后,逐矿进行现场复产准入验收,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有序不生产、不可控不生产。他们按照生产人员最少配置原则,严格执行井下“5788”定员标准,在保证安全和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高效组织生产。同时,加强对煤炭外运的统筹安排,精准做好煤炭装车、运输、换装、取送、解编组织,抓好装运作业管理。
高煤公司迎难而上、主动出击、精准施策,倾力打好煤炭销售主动仗,2月19、20日连续两天刷新建矿以来精煤单日销售最高纪录。田陈煤矿克服道路受阻、人手不足等困难,通过地销、铁运双通道发力,2月23日精煤发运量创建矿新高。滨湖煤矿合理安排排班计划,有序推进生产组织,复工以来累计生产销售煤炭7万余吨。新煤公司优化组织返岗人员抓好火车装运,每天平均发运3列火车,创出单日发运12581吨的好成绩。付煤公司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加班延点,装车和计量人员轮流在岗,保证所有发运车辆随到随装,日发运量都在7000吨以上。铁运处抓住运输市场机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运输保供,发挥新上的DF8B新机车运能,千方百计保运输。
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各单位按照集团公司“特别规定”,纷纷制定实行安全生产刚性要求,制订最严、最细、最实的防护措施,确保复工复产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他们对每名复工人员严格把关,全面摸排体温健康、生活轨迹、接触人员等状况,信息不清晰、不明确的坚决不准复工返岗。对职工工作区域和工作设施消毒、通风等实施了最严标准,从职工戴口罩、下井、洗澡、就餐等方面设计了新的流程。
返岗人员流动信息登记、区域网格化封闭、分散错峰就餐、点对点包车、班次轮循、出入严格审批、成立后勤保障服务队、开通心理热线……系列“硬核”举措和暖心服务保障了防控机制、员工排查、防疫物资、内部管理四到位,确保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推进。
枣矿集团全面开启互联网办公模式,利用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依托空中课堂、远程视频等方式,开展业务洽谈、安全培训、党员学习和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等工作,努力做到战“疫”和工作两不误。
目前,矿区在岗职工和在家办公职工都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各项工作在科学有序推进,企业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