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矿企资讯>七五煤矿用“三面镜”控成本

七五煤矿用“三面镜”控成本

七五煤矿用好“望远镜”“放大镜”和“后视镜”,建立“防控堤”,找准“突破口”,封实“跑冒点”,打出了降本增效组合拳。

打造经营管理大体系,用好“望远镜”

日前,笔者在七五煤矿考核运行中心看到:该矿材料考核台账上详细记录着矿井各个单位材料发放、使用以及材料节约和超支情况。这已经成为了该矿经营管理的常态性工作。

为了强化材料管控,该矿构建了分层级成本价值链管控体系,纵向上以“生产流程+成本要素”为增值创效主线,横向上以“成本主体+成本目标”为节支降耗主线,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该矿分层级成本价值链管控体系共分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考核结算系统、要素市场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制度文件考核系统、信息闭合管理系统、信息查询分析系统等8大系统,将产量进尺、洗煤运销、安全管理、车辆使用等方面成本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流程考核。

不仅如此,该矿还建立成本控制预警系统,如相关专业、单位、班组成本消耗至总额的90%,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号进行预警。成本达到100%,系统自动启动闭锁,提出申请且以两倍的价格购买才可追加成本。

“建章立制,确保了我们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抓好矿井成本管控。”该矿考核办副主任倪萌说。

抓细节强管理,用好“放大镜”

在打印文件时没有做到双面打印,3月份编织袋多用了10个,井下工作地点的半桶红漆没有及时回收上井……日前早调度会,督察队通报矿井各单位材料浪费情况。

今年以来,七五煤矿坚持材料成本管理必须“小题大做”,带着放大镜查问题抓落实,坚持把降本增效深入到每一个工序与岗位。在材料管理上,大到液压支架,小到综机设备一个U型管密封圈、一张A4纸、一个编织袋的领取、发放,都要做到登记在册。

该矿成立了由纪委、督察队、考核办、供应科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成本管控督察小组,持续开展清仓查库专项行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井上下设备材料进行全面检查清点,对闲置和存在问题的设备材料及时归类、修复,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入和材料费支出。

加大地面、井下材料管理力度,进一步盘活材料的发放使用,提高设备材料的使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抓考核明责任,用好“后视镜”

该矿明确了矿井、专业、区队、班组、个人五个层级的责任主体,实行矿井考核专业、专业考核区队、区队考核班组,形成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

该矿在年初、月初制定全面预算计划,专业、基层根据实际列出成本计划层层下达。

他们充分发挥市场化管理的经济杠杆作用,对各专业、单位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投入作出硬性规定,对材料节超实行100%奖罚,全部兑现在职工工资中。

加大对材料管理关键人员的奖罚力度,将材料节超额与区队长、支部书记、班组长以及材料员的工资挂钩考核。

与此同时,该矿按月对生产区队下达材料回收、复用计划,按照回收复用率进行考核结算,实现了基层区队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强化干部职工的经营意识,人人会算账、人人都算账,真正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来管、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严格的材料考核只是工作手段,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考核,让干部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节约的意识深入到每一根毛细血管。”该矿财务总监史兰奎说。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铜川矿业】徐家沟矿:“三大平台”为党员学习提供“硬核”支撑

上一篇:【铜川矿业】下石节矿:创新达人为铁轨装“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