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煤安中心>煤安技术>防治井下涌水、突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井下涌水、突水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井下涌水、突水安全技术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矿井突水、涌水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井下突水、涌水的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对井下突水、涌水管理责任明确,措施正确有效,资源准备充分,在发生突水、涌水事故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安全措施,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矿床充水条件及水文地质类型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雨入渗率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矿床上覆隔水层厚度较大,矿区构造复杂程度简单。矿山大部分矿床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原小煤矿采空区积水、老窑积水、冲沟水,故本矿山属于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属二类二型。
        二、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顺发煤矿由原顺发、风华煤矿整合而成,两矿为斜井及平硐开拓,巷道长度约3800.00m;主要开采M2+5、M15、M20、M25+26、M30煤层,平均厚度1.77、1.00、1.47、2.17、1.07m,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细砂岩,稳定性较好;井底有临时水仓,主要出水形式为地表水通过浅部裂隙及顶板渗入矿井,其次为老窑及采空区积水。目前,巷道内有14处出水点:原顺发煤矿4处为顶板滴、淋水,流量为0.008-0.332L/s 。2处是原风华煤矿为顶板滴、淋水,流量为0.023-0.146L/s。8处是在顺发煤矿新系统中,其中2处为顶板淋水,流量为0.006-0.444L/s;5处为探放水点,流量为0.056-1.722L/s。
        三、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工作,防止重大突水、涌水事故发生。成立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工作机构如下:
         1、组织机构: 
        组  长:孙晋成   周长鹏
        副组长:张东强   周成平   张成君   张金洋   袁满 
        蒋新全  管油发       
        成  员:各科室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主任由张金洋兼任。
         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查清采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根据实际编制井下突水、涌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制定顺发煤矿防治井下突水、涌水工作安全管理责任制,并监督实施.
        3)负责监督落实采区防治水工作的“查、堵、截、疏、排、探、防、躲”八字方针.
        4)负责每月组织有关人员专门研究、解决水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加大水情水患排查力度,检查水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
        5)负责制定顺发煤矿重特大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根据矿防治水部门的部署,负责顺发煤矿防治井下突水、涌水的日常工作及资料、图纸的整理上报工作。
               四、技术管理
        1) 在技术措施方面在加强气象、水文动态和矿井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地面防水工程、井下防水工程,制定紧急突水、涌水安全措施。查清井田范围内废弃老窑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各掘进巷道防水措施。
        2)、 掌握巷道掘进的速度,位置及采区位置,必须做到及时测绘到挡头,随时把情况汇报到技术科,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3)、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探放水的原则,并制定探放水的措施和制度。
        4)、对井下主要出水点、测水站及地面水文孔等进行定期观测,编制年度防水计划,绘水文地质图涌水量相关曲线图等,并建立台帐,填好记录。
        5)、 加强职工对透水预兆的教育,及透水前的处理方法,使职工掌握透水预兆,熟悉避灾路线,一旦发生透水事故,必须立即按避灾路线撤离,并立即报告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铜川矿业】崔家沟项目部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技术培训

上一篇:【铜川矿业】陈家山中心召开“以案为鉴 明纪守规”警示教育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