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7月18日,在双欣矿业公司烘干车间,笔者看到5名职工正在紧锣密鼓地更换烘干筒主驱动电机。“更换主驱动电机后烘干筒负荷上限被放大,再不用担心因‘压筒’而放缓排料,影响烘干速度。”该公司煤质管理中心技术员郝赫说。
今年以来,双欣矿业把内涵挖潜、控费降本作为挖潜增效的重要抓手,在煤泥烘干上做文章,挖潜力、增效益。
该公司煤泥烘干系统设计年处理湿煤泥可达85万吨,但实际只能处理湿煤泥55万吨左右,仍有近30万吨缺口。“我们公司的煤质属于长焰煤,因为煤泥烘干产能不够,只能免费送给周边电厂洗选,还得承担车辆运输费。”该公司煤质管理中心主任王兴利补充说到。
为此,该公司年初成立了专门的煤泥创效攻坚小组,目的就是把煤泥的价值“吃干榨净”。煤泥创效攻坚小组经过调研测试,为改善煤泥扬料效果,决定对烘干筒内扬料板进行改造,增加扬料板的摆幅和扬料力度,从而实现减少煤泥黏连,提高台时量每小时2吨。
此外,煤泥创效攻坚小组针对产品运输皮带过载和“压筒”现象,在原配电系统和减速系统承载的范围内,更换了大功率电机和减速机,使得皮带转速比原来每秒快了0.4米,皮带机设计运量由每小时150吨提高到每小时225吨,提高台时量每小时2至3吨。由此一来,日可增加煤泥烘干200吨至300吨,烘干煤泥年可增加5万吨以上。
“本次烘干煤泥改造费用30.92万元,除去运输费、运营费,年可产生直接效益约117万元,而且改造费用3个月左右就可收回,可谓一本万利。”该公司总经理张军说,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推进洗煤厂智能洗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精做细洗煤厂这个“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