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山西煤改遭遇新难题 兼并重组后易形成区域垄断

山西煤改遭遇新难题 兼并重组后易形成区域垄断

  随着山西省政府相继发布2008年23号文《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和2009年10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山西省的煤矿兼并重组及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山西省煤炭行业已经重新定局。煤炭产地、煤炭企业希望更多地掌握价格话语权,煤炭产业政策恰好迎合了这一点。如今,煤老板们几乎全部退出了煤炭生产领域,山西的煤炭生产领域基本上被国有垄断了。

  煤老板是一个时代产物。上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口号下,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山西煤炭领域。伴随煤炭市场繁荣,诞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煤老板。如今,“煤老板”的谢幕时刻正在逼近。他们的告别演出,并不是代表着一个行业发展模式的终结,而是“民企煤老板”向“国企煤老板”的转变。

  贾凤翔是一位拥有两个小煤矿的我们经常说到的“煤老板”,他介绍,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方案,自己必须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整合,整合方式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整体出售,或者折价入股,但是只能参股,不能控股。但进行到资产评估阶段后,贾凤翔发现,对方给出的价格自己根本无法认可。这两座煤矿是在2005年买进的,当时花了将近5000万元,随后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改造。今年初,贾凤翔自己曾进行了评估,当时评估价超过6个亿。

  “加起来,自己投资总共连煤矿带投入什么的就六七亿,现在一点效益没有产生,现在评下来,一个矿评1.4亿,一个矿评1.9亿,那就3.3亿,这就短了3亿多嘛。”

  对于重组的初衷,山西临汾市煤炭工业局局长牛立东曾谈到:“因为从产业集中度,从产业发展水平,从产业发展趋势上那种多小散乱的格局,确实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安全无保障,回采率连50%都不到,再这么下去对资源是一种浪费,对安全也是一种不负责任。”一组数据更加详细地论证了牛立东的说法:小煤矿平均回采率为10%-15%,这意味着每开采一吨煤就要浪费4-5吨的资源;地方国有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3.8倍,乡镇小煤矿死亡率又是国有重点煤矿的11.3倍。

  煤矿兼并重组,可以说是山西转型的开始。但是目前看来,煤炭资源是从多个“口袋”转移到了少数的更大的“口袋”。经此一役,山西矿井数由2598座压减到1053座,办矿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

  山西煤炭兼并重组的目标是,到2015年山西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产量占到全省的80%以上。山西煤炭资源不断向大型国有企业集中,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中煤、煤炭运销、煤炭进出口集团成为资源的占有者。

  到了2010年,山西省煤改新政包括两大要点:兼并重组后形成的主体企业注册资本金原则上不得低于2亿元;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矿的经历,同时兼有煤矿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有电力行业人士疑虑称:“煤炭兼并重组后,容易形成区域垄断。地方政府对煤炭价格和产量话语权提高,不利于煤炭上下游市场化的发展。”

  的确,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在煤炭供需紧张时,煤炭企业占据市场上风,掌握资源流向。2010年、2011年,山西本地曾在煤炭重组后出现“电荒”。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佑国认为,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以后,对与煤炭工业相关的部分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形成制衡,反而有利于打破垄断。这种以“更大的垄断”来制衡垄断的说法显然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而山西社科院副院长潘云对此认为,改善这种垄断格局,目前只能加快大型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伙伴,完善煤炭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大型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成本高,可以考虑从二级子公司入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谁参股谁发言,自下而上逐渐渗透。”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煤企主要经营数据全线回落 投资增速出现下滑

上一篇:安监总局:2015年底前将关闭2万非煤小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