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火车声的时候,杨红梅总会觉得这一天少了点什么。
两年前,走出大学校门的杨红梅一脚就踏进了位于群山环抱的木寨岭,成为了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陇南工务段漳县桥路工区的一名桥隧工,开始了常年与隧道“打交道”的生活。
初来乍到,满目的荒凉曾让杨红梅“心凉了半截”,但这只是开始。一年有三百多天的日子,她和工友们不仅要与荒凉为伴,而且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杨红梅所在的工区主要负责木寨岭隧道日常安全维护,这里海拔2432米,是兰渝线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全线地质条件最差的隧道,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频发。
自从兰渝铁路开通后,像杨红梅一样,从四面八方来到木寨岭常年驻守在这里的青年铁路职工有二十余人,他们的平均年龄26岁,养护维修这座重要隧道的任务,也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木寨岭隧道地质复杂特殊,需要工区职工们的“特殊照顾”。每个月,他们都要对木寨岭隧道重点区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道路崎岖,大多数时候只能步行,每次至少6公里。
“90后”工区班长石小刚介绍,隧道内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