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中欧班列稳定畅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开行1238列,运送11.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64%、73%,综合重箱率达98.8%。(人民铁道报12月14日)
在新冠疫情的侵袭下,伴随着全球经济大幅下滑,国际物流贸易大幅萎缩,中欧班列却稳定输出,多列开行,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为畅通沿线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提供有力运输保障,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有力稳定支撑。
抗击疫情,中欧班列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带动下,中国铁路发挥铁路运输环保高效的优势,以高质量理念开行中欧班列,统筹协助,引导各方共建中欧班列品牌。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中欧班列运量不减反增,迎难而上,11月份的开行列数同比增长幅度比今年1至11月的增幅提高了14个百分点。铁路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始终把中欧班列作为国际联运的重中之重,科学调配通商口岸满足运输需求,为加快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心剂”。中欧班列的高质量运输理念得到了国际认可,使得中欧班列更加密集驰骋于欧洲大陆,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作用更加明显。
逆势而上,中欧班列一路“高歌猛进”。11月,铁路部门首开东莞至德国杜伊斯堡、金华至法国杜尔日、郑州至芬兰赫尔辛基等方向的中欧班列,中欧班列再添多条新线路。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1万列,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再创新纪录。显然,中欧班列不再是运输物流的“配角”,是保障中欧货物运输顺畅的根源,是解决世界运输难题的关键,是促进国际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环节。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共运送医疗物资近800万件、6万多吨。一列列班列将所需医疗设备及生活物资运输至沿线各国,建造了生命运输的“桥梁”,在疫情防控面前起到了有力支援。
中欧班列驰骋亚欧大陆,点燃了亚欧贸易希望的“火把”,逆袭而上,强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防疫和世界经济体复苏,彰显中欧班列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新格局力量,构建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桥梁”,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文/钱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