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种较大功率绿色防爆型地面主通风机在黑沟煤业顺利安装启用。据了解,更换投用该型号的通风机后,矿井风量较以往提增2倍以上。
在黑沟煤业,伴随井下开采战线延伸拉长,如何有效保障超长距离安全通风的难题系数倍增。为从根本上破除这一瓶颈制约,他们科学合理制定技改方案,量身引入与矿井实际通风需求相匹配的电机、配电柜、变频启动器以及具备在线监测功能的其他配套设施等。
“安全生产,通风先行。通风系统就是矿井的生命保障线、入井人员的‘呼吸机’。”该公司生产副经理魏佑山说,“通风风量上来了,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好采场系统,怎样充分利用好其‘肺活量’。”
着眼于构筑矿井“一通三防”大动脉、各大分支系统“四梁八柱”大安全保障体系,该公司严格依照矿井通风技术要求、规程设计标准,下大力气重新开帮扩修回风下山铁棚段巷道,促使断面由5平米扩大至12平米,降低通风阻力200Pa以上,不仅增加了供风风量,改进了通风质量,大大提高了安全操控能力,还减少了专项费用支出。
与此同时,该公司针对矿井西翼推采、东翼开拓、采场条件变化等具体特点,重新规划编排设计一体双翼采掘格局下降阻通风、“趋捷径”供风实施方案,分别在4409末采面、4402即将接续采煤点、4410综掘巷道、四采东翼大巷开拓等处,进行相关联的系统优化措施改进管理,由点到面规避工作面供风强度不均匀、回风(联络)巷风量不足、运输巷风量超强等问题弊端。
该公司还结合通防束管监测数据、安全监测监控平台提供的信息,采取垒砌“风墙”、搭建“风桥”、构筑“密闭”等灵活机动方式,改进局部通风系统以及工作面上下隅角、个别(老塘)采空区供风量调整,旨在打通风量输送“中梗阻”,畅通“最后一厘米”,确保各个步骤、环节无盲点、全覆盖,规范通风、有效供风。
“‘一通三防’始终是关乎矿井安全的重中之重。”该公司负责人王德田说,“遏制瓦斯、煤尘、煤层发火等自然灾害,消除潜在的不安全风险、隐患事故,必须靠‘硬核’治理、实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