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凤军,古铜色的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微笑。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埋头实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即使在担任机械化科科长的10年中,他忙碌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各采煤工作面。
去年11月,因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新安煤业公司正常生产的两个工作面封闭,生产接续紧张。为保证正常生产接续,董凤军每天都要到3上108外工作面的安装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大力倡导“高标准、优品质、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小到螺丝的紧固、单体阀方向及高度的统一,大到电缆的吊挂、溜子的平直、支架的齐整,均按照要求严格考核,确保把精细管理落实在现场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和每个人实际操作之中。在他带领下,仅用27天就完成了工作面安装任务,试生产成功,为公司正常接续提供了保障。
董凤军所在的机械化科,是采煤生产技术管理职能部门,既要抓好矿井采煤生产接续计划,又要协助基层区队抓好原煤生产、工作面安撤,在矿井起着承上启下、左右协调、内外联络、指导生产的枢纽作用。
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董凤军却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寻找规律。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总结了“三有三高”工作法,即指导有方、措施设计高标准,管理有道、生产组织高效率,考核有力、工程施工高质量。始终带领机械化科一班人深入一线,围绕生产中的重点、难点、深层次问题开展工作。在采煤专业推行质量标准“模块化”管理,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块标准》《采煤专业机械检修模块化管理清单》,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施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董凤军十分重视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在生产中的作用,多次邀请郑州煤机、上海天地、西北奔牛等厂家技术人员到公司指导,现场召开“诸葛亮会”,区分层次,推动管理专技人员、岗位职工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在3313工作面等安撤工程中,他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了安全生产。
董凤军说:“采煤生产和工作面安撤虽然复杂,但若掌握技巧却能事半功倍。我们要善于从过程中找经验、在困难中想办法。
该公司3406主采工作面曾遭遇34°角旋转、调采机尾及边采边加、边采边缩支架等技术难题。董凤军和采煤专业技术人员齐心协力,一边帮助综采二区组织生产,一边寻求解决办法。他们坚持系统思考、超前管控、变化管理,创新“强韧封层、构建均质同性围岩体技术”进行喷注浆加固,改造拐弯运输设备,不仅保持了工作面日产较好水平,还为不规则工作面开采积累了宝贵经验。
董凤军和工友们先后创新了使用滑板梯子道、组合式装架平台、掩护架及掩护架自移、远距离供电供液等40多项技术,为矿井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