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已失,银发满鬓。这是枣矿集团蒋庄煤矿职工食堂负责人杨山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从1989年走上食堂岗位、第一次接触“锅台”,至今从没离开过。“锅台”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2020年2月15日,早餐实行独立包装配餐零售,共计1501份;中餐花色品种保持53种,全部为热盘菜;环境消毒3遍,测量体温无发热人员;职工就餐一人一桌,排队保持1米以上,秩序井然有序……”这是杨山红的一篇“锅台”日记。
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不管忙到多晚,都会带起老花镜记录工作日常,坚持填写职工饮食档案,不断调整饮食结构,把解决“锅台”问题挂在心间。
杨山红家住蒋庄煤矿生活区,回家只需5分钟,而他却很少回家,把更多时间留给了“锅台”。
为丰富菜肴花样,他在厨师中集思广益,积极开展“拿出我的私房菜”活动,每周确保推出两到五个“私房菜”;为让职工吃得更健康,他拓展主食范围,开发了高粱、玉米、黑米、荞麦等粗粮老式窝头;为满足部分职工的特殊要求,他设立了清真窗口、无糖粗粮食品专供、现场纯手工水饺、低盐食品区等6个特殊食品供应区,调节膳食结构。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老勤务兵,让大家吃好喝好是我的责任!”他常常这样说。
在做好餐饮服务的同时,他还钻研学习,是把自己从锅台大拿变为防疫能手。“餐具、炊具、水杯、毛巾首选物理消毒,煮沸 15至30分钟;职工共享多格消毒柜每天消毒不低于5次;抹布煮沸 15至30 分钟消毒。桌椅、门把手、开关、水龙头、坐便器等物体表面,直接用75%酒精擦拭消毒,切勿喷洒……”这是他记在日记里的消毒措施,他牢记于心、固化于行,每次谈起都是随口而来。
有人问他:“老杨,三十多年只围着锅台转,你不烦吗?”
“不烦,这辈子只想做好这一件事。”他开心地回答。
30年,他用勤劳诠释责任担当,连续多次被蒋庄煤矿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被评为矿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