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热播。8年,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神州大地迈着沉稳坚定的步伐,以势如破竹的姿态打赢了一场与贫困的鏖战,这样的成绩令人震撼。比丰碑更让人动容的,是丰碑的书写者,比如“慢火车”。咣当咣当的声音奏起了脱贫的温度,跑出了脱贫的加速度。
今天,复兴号用奔驰的呼啸书写着中国速度,如果说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是我们国家的动脉,81对公益性“慢火车”便是脱贫的毛细血管。覆盖了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演变、内蒙古东部、湘西、云贵、凉山藏区、南疆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包括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它们票价低廉,便利老百姓乘坐,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翻山越岭,把铁路改革发展的红利带给了沿线居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没有‘慢火车’,就没有吃的穿的;没有‘慢火车’,我们就挣不了钱”。确实是的,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许多贫困山区的土特产都运不出去,这也是百姓收入上不来的重要原因,成为了脱贫过程中最大的一道坎。因为“慢火车”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沿线乡亲能装上更多的山货,在火车运行中做成买卖。小到蔬菜水果,大到活鸡活鸭,“慢火车”就是百姓们的“带货神器”。
有温度又有速度,这不正是“奔向幸福的列车”最美的样子吗?这不正是中国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的“胜利秘诀”吗?逢站必停的“小慢车”让我们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地方,中国不会让任何人掉队。山水之间悠悠穿行的“铁皮绿”,寄托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怀,载着乡亲们的渴望伸向远方,通往全面小康的里程碑站点!(文/连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