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3月13日15时,搭载着49个40英尺集装箱的21028次重型机械中欧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重型机械中欧班列,开辟了“南宁—西安(新筑)—努尔苏丹”的新线路,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建设。(3月13日人民日报)
2020年,中欧班列通达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较上年同期增加37个,增幅67%,班列运营开始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中欧班列作为对外贸易出口、畅通国内经济双循环发展的重要通道,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内经济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平稳运行、稳定发展,为全球抗疫和提振全球经济输送“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为“一带一路”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增光添彩。
中欧班列新线路的开行,为中西部城市的发展登上全球舞台提供了机遇,通过中欧班列,中西部城市将搭建一条我国与欧洲地区人员流动、物资畅通的“生命线”。比如,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部连接中国。广西建机公司的塔式起重机早在2006年便进入哈萨克斯坦,深受当地客户欢迎。广西多种建筑施工机械,是广西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外贸品牌,近年来积极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为广西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欧班列新线路的开通深受国外各大国家的欢迎,也得利于我国经济政策的发展。在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通过落实开放政策,我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得到巩固。实践出真知,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在各地政策扶持下,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已然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是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各个方面的更广、更深层面“互通互联”的重要纽带。
中欧班列新线路的开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注入一湾“春水“。尽管国内经济开始复苏,但是我国仍然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新线路的不断开通,既是中国携手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大国担当,也是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贡献。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新使者”挑起了陆路运输的“大梁”,筑起国际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将抗击疫情物资源源不断送到欧洲各国,极大缓解了欧洲抗疫物资紧缺的局面。同时,新线路的开通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与对外开放,更有效地推动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实现了各国合作共赢的局面。
中欧班列作为丝绸之路的钢铁驼队”。随着开行列数的不断增长,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契合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美好愿景的“一带一路”正在走深走实。我们盼望这些“钢铁驼队”走遍亚欧万里路,惠及沿线千万家,历创新绩,绘就美丽新蓝图。(文/施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