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优势: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山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其中已发现105种,已利用67种。中国储量最高的矿产有煤、铝、耐火粘土、镓矿、钒铁土、沸石和建筑用石灰石。
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位居全国第一,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自北向南分布在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产煤区,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到1999年底,煤炭资源总储量为2681.62亿吨,其中可采和预可采储量为702.8万吨,占262.6%。基础储量1167.63亿吨,占资源总储量的43.54%;其余1513.99亿吨为可行性低的资源(含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产铝土矿,资源总储量9.89亿吨,其中可采和预可采储量9900万吨;基础储量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分别占铝土矿资源总量的10.03%、10.84%和89.16%。铁矿资源总储量38.97亿吨,其中可采和预可采储量4.81亿吨,占总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33.48亿吨,占铁矿石总储量的85.92%。
矿产资源的特点: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从品种到储量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该省已发现数百种矿产,矿点和矿化点超过3000处。探明储量包括煤、铁、铝、铜、钼、钛、镓、铅、锌、金、银、金刚石、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镁盐等49种,620个矿区。煤炭、铝矾土、耐火粘土、铝矾土、珍珠岩、镓、铂储量居全国首位。金红石、镁盐、芒硝储量居全国第二,钾长石储量居第三。钛铁和熔剂石灰石储量居第四位;长石、石膏、钴、铜、锗、金的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分布广泛。煤炭、铝矾土、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石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其中2000米浅层含煤面积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水泥灰岩、电石灰岩、白云岩储量丰富,厚度大,出露面积2.34万平方公里。
相对集中。占全省90%以上的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在五台山和吕梁山;石膏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地区;全省95%以上的铜矿储量集中在中条山地区;芒硝、镁盐、盐矿都分布在运城盐湖;锰、石墨、银、膨润土、沸石、珍珠岩等矿产分布在山西北部的阳高、灵丘、大同、浑源一带。
矿石工业类型齐全,贫矿多,富矿少。煤的种类从褐煤到无烟煤不等;耐火粘土有四种:高铝粘土、硬粘土、半软粘土和软粘土。有电石石灰石、水泥石灰石、熔剂石灰石、玻璃石灰石、建筑石材石灰石等类型。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富含矿物质但矿物质贫乏。比如铁矿石储量只有6.44%,铜矿储量13.86%,高铝硅比铝土矿储量12.89%,石膏和黄铁矿都不是一级矿。
有许多伴生矿物。在以铝土矿为主的本溪组含矿岩系中,铌、钪、镓等稀有稀土金属与耐火粘土、钒铁土、山西铁矿共生。含煤地层中煤层气、黄铁矿、高岭石和软粘土共生;许多内生矿物质往往伴有多种成分,可以综合回收利用。如中条山铜矿伴生有钴、钼、金、银、硫,灵丘县刁圈矿区为铁、铜、金、银综合矿床,小青沟地区为银、锰、铅、锌综合矿床。
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许多重要矿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体多呈层状、层状、大型。许多非金属矿床适合露天开采。
山西的主要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炭、铝土矿、铁矿石和非金属矿;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种齐全、品质优良等特点。著名的晋城“兰炭”早已闻名海内外。炼焦煤占全国的56.5%,无烟煤占全国的43.06%。刘力-乡宁优质炼焦煤、晋城-阳城优质无烟煤、大同侏罗纪优质动力煤早就被原国家计委列为我国紧缺矿种。铝土矿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优势资源,分布广泛且集中,埋深400多米的面积仅约1.7万平方公里。到1999年底,储量为9.89亿吨,占全国的41.57%,居全国首位。如其他铜矿、铁矿、金矿和许多重要的非金属资源,在中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中,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中具有资源优势和重要地位的有煤炭、铝土矿、铁矿、铜矿、耐火粘土、水泥用石灰石、电石用石灰石、熔剂用石灰石、芒硝、石膏、硫铁矿等。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石、硅石、含钾岩石、炼镁用白云石、花岗岩、沸石等矿产也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山西煤层气和金红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