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水工艺的分类根据脱水产品用途的不同,湿法选矿产品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主要有:(1)精矿脱水是为了回收精矿,同时也可以回收几乎不含固体的清水。用于处理浮选或细粒重精矿。一般采用图1所示的流程。真空过滤得到的湿精矿需要干燥,以满足后续操作对原料水分的要求或防止精矿在严寒地区冻结而影响装卸。
图1精矿脱水原理流程
(2)尾矿脱水的目的是回收清水(含固量很低),尾矿中多余的水从选矿厂排出,循环使用。同时可以提高尾矿浓度,减少尾矿运输量,节约能源,提高选矿经济效益。在尾矿被运输和干堆的选矿厂中,尾矿浆必须被浓缩和过滤。粗尾矿和细尾矿的脱水过程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细粒尾矿脱水过程
(3)中矿脱水的目的是提高中矿或低品位粗精矿的矿浆浓度,为下一步作业提供合适浓度的矿浆。此外,清水可以回收再利用。这个过程如图4所示。【下一步】(四)分级脱泥目的是分离出矿浆中的细粒或矿泥,为下一步分选作业提供合适的矿浆,或回收粗粒洗矿产品,或对溢流单独处理或丢弃。脱泥过程如图4所示。
图3粗粒尾矿脱水过程
图4矿石脱水或脱泥流程图
二。脱水工艺的选择选矿产品脱水工艺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脱水物料对水分或浓度的要求、物料的粒度差异以及物料与水的结合状态来确定的。考虑一般设备的选择。理想的液固分离过程应该是将液体与固体完全分离。其实没有这种设备。一般来说,液体中总会有细小的固体物质残留,同时,固体中也会残留一些液体。湿精矿中的水可分为结晶水、积水、表面膜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结晶水在矿物晶格中,只有焙烧时才能除去;积水是通过吸附力聚集在矿物表面的水,通常很小;地表水的存在是因为矿物颗粒与水之间的分子引力,矿物颗粒被厚厚的水膜包围,以积水的形式存在。毛细水因毛细引力而存在,矿物颗粒的大小影响水部分或完全填充其孔隙,并因毛细引力而移动。重力填充了矿物颗粒之间的所有空隙,使矿物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因此,脱水方法的选择与被脱水物料的粒度密切相关。粗、中粒精矿脱水常采用自然脱水或机械脱水,设备简单,脱水效率高,能除去大部分重力水。脱水浓缩物的含水量约为5 ~ 10%;细精矿(如浮选产品)通常通过两个步骤脱水:浓缩和过滤。通过浓缩可以除去大部分重力水,浓缩产品的含水量约为40 ~ 60%。剩余的重力水和大部分毛细水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滤饼的含水量一般为8~15%。在寒冷地区,当精矿运输距离较长或对精矿含水量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应进行干燥,使含水量降至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以防止冻结,节省运费。在浓缩和过滤细精矿时,为了使细颗粒更快地沉降,有时在浆液中加入电介质、疏水剂或高分子混凝剂,以促进细固体团聚,提高沉降和过滤速度。对于细粒磁精矿,可以采用更廉价的磁团聚(预磁化)方法来加速其沉降。
关键词TAG: 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