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资源
丹县地势西高东低,山谷相间,呈“掌状”地貌,可概括为“九山半水半田”。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半湿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3.8℃。全县土地总面积360万亩,其中已开发利用337万亩,利用率93.2%。其中:耕地34万亩,林业用地264万亩,草地28万亩。
境内水资源丰富,“一江三河”(即丹江、武官河、老君河、银华河)开发潜力巨大。据统计,境内径流总量13.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储量7.2万千瓦,可开采量3.6万千瓦。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1588.5万立方米。在…之中
(1)玉岭水库:位于上镇玉岭村,距县城26公里。水库面积237.5平方公里,为中型水库,总库容1037.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69万立方米。库区很美。这里奇峰怪石众多,自然历史景观数不胜数,是旅游的好去处。
(2)龙潭水库:位于丹凤县城东北约3公里的冲峪沟龙潭峡,控制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总库容27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0万立方米。它是一座小(1)型水库,现已成为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
(3)庙沟水库:位于丹凤县棣花乡庙沟村,县城以西2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水库为以灌溉为主,养鱼防洪为辅的小(一)型水利工程,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水库配套工程有东、西两条干渠,长14.5公里,有效面积0.49万亩。(四)磨掌沟水库:位于县城西10公里的上镇磨掌沟咽喉处,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7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75平方公里,设施面积2900亩,有效面积1600亩。
此外,中国还有两座水电站,分别是玉岭水库一期和玉岭二期。
1.玉岭水库一级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水库副坝后方,其压力管道与水库泄洪洞相连。电站装机容量为2×500千瓦。该站最大水头54.4米,最小水头27.6米。该电站原为国有企业,1998年改为股份制企业。由商洛供电局控股,现名为冯丹振源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2.玉岭二级电站:位于玉岭水库东干渠上镇周嘉村,利用干渠水源发电,其压力管道与干渠相连,主要利用无灌溉季节或时间发电。电站装机容量为2×630千瓦。最高水头76米,年均发电4600小时。电站是县级国企。
二。矿产资源
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8种,铁、铜、锑、钒、铀、石墨、云母、石灰石、硅线石等储量较大。遍布县城。
铁矿石:位于关山-三岔地区,储量约30万吨,已建成日加工原矿50吨,年产精粉1万吨,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然而,深层远景储量应进一步开发。铜矿:产于丹凤县蔡川镇黄台村。已探明D+C+B级表储量,矿石500万吨,铜金属4万吨,伴生铁矿石400万吨。铜矿石平均品位为0.77%,铁矿石品位为11.78~29.74%。目前铜价略有上涨。已建成日处理能力200吨的黄台铜矿选矿车间,并维持现有储量。
锑矿:位于蔡川镇蔡洼地区,初步探明C+D储量2.3万吨。结晶锑和金属锑的量目前应进一步开发。
石墨:产于于家河、大西沟、碾子坪、蔡洼。预计D级矿石储量723万吨,石墨矿量37.26万吨,矿石(固定石炭系)品位4.26% ~ 7.62%,最高可达18% ~ 21%。目前,石墨市场相对稳定。
石墨、白云岩、金钒石炭纪岩石、磷矿:产于龙王庙河-石槽沟脑地区,白云岩长7公里,厚200米,含氧化镁21%,为超大型白云岩矿床。含钒碳质岩中五氧化二钒品位为0.5-1.4%,漆树沟地区平均品位为1%。该矿层向西延伸,与杨珊钟村钒矿相连,是一个超大型钒矿。胶磷矿为小型矿,五氧化二磷含量8-14%,局部富集28%。只建了一个炼镁厂。
硅线石和石榴籽石:产于凌洁地区秦岭群变质岩系中,硅线石矿石已探明储量166万吨,矿量18.3万吨,品位15.98-19.23%。菱铁矿矿石探明储量46.8万吨,平均品位18%,富集后可达30%以上待开发。
花岗岩:分布于赵传和栾庄地区,有微斜长石、白云母,伴生绿柱石和铌钽铁矿。应该做进一步的地质勘探。
碳酸盐岩:分布于河南省刘贤平油坊至鲁家河一带,质量较好,CAO含量54-55%。目前只有一条年产2万吨的水泥生产线。
硅石:位于冯丹寺、花园等地,应时矿脉相当发育。据初步计算,露天矿石可达20万吨以上,质量纯净,SIO298%以上,fe2o 3 0.08%以下,应大力开发。
石头:位于回池子、枣园子、徐家沟等地,前者储量约487万立方米,前后约346万立方米。质量好,硬度高,发展前景好,是一种很好的面料。
黄金:砂金产于丹江两岸沿古河床阶地的砾石层中,品位一般为0.54 g/m3,最丰富的可达0.95 g/m3。见于西大山峪、铁峪铺后沟,高矿化脉金品位0.3-10克/吨,部分达10克/吨。
三。生物资源
丹凤县森林和生物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820870亩,森林覆盖率67.5%。有174个树种,250多种中草药,150多种动物。
四。林业土地资源
全县有林地2306625亩,疏林地49635亩,灌木林地44295亩,非林地17040亩,非林地403275亩。
(1)按林种构成:公益林203.613万亩,商品林78.474万亩;
(2)按林种分:用材林741725亩,防护林2036130亩,经济林36450亩,薪炭林0706500亩;
(3)按所有制划分:国有林663510亩,集体林2157360亩。
动词 (verb的缩写)树种和野生动物资源
(1)用材树种有73种:水杉、粗榧、油松、马尾松、白皮松、湿地松、火炬松、杉木、侧柏、沙地柏、山杨、毛白杨、射阳杨、大关杨、柏杨、胡杨、小叶杨。桐花树、皂荚、合欢、刺槐、降香、苦楝、香椿、五角枫、鸡爪槭、椴树、龙牙楤木、女贞、梓、杉、竹。
经济树种约有48种:核桃、板栗、板栗、山茱萸、苹果、桃、杏、梨、油桐、黄连木、樱桃、花椒、柿子、漆树、帝王、山楂、木瓜、西瓜、柏树、白乳木、橘枝、李子、沙果、石榴、流苏、银杏。
灌木有47种(如马桑、胡枝子、酸枣等。)和6种经济藤本植物(如欧洲葡萄、山葡萄、五味子、三叶木通、金银花、猕猴桃等。).
(2)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林麝、金钱豹、大灵猫、豪猪、环颈雉、松鼠、狐狸、果子狸、锦鸡、野猪、大鲵等,有4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
不及物动词皮棉产品
丹凤县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经济林种类繁多,林特物产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千余种,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1)建筑材料:以木材和竹制品为主;
(2)化工原料:桐油、生漆、软木、五倍子、橡胶碗等。
(3)药材:种类较多,约250种。山茱萸是主要药用树种,产量约占全省的70%。还有多种中药材,如天麻、五味子、杜仲。、二花和柴胡DC。
(4)干鲜果品:主要有核桃、柿子、栗子、苹果、桃子、樱桃、葡萄、梨等。,其中核桃、葡萄、柿子、栗子等。产量大,形成一定规模。
(E)编织:资源分布广泛,主要有垂柳、龙须菜等。产品种类繁多,其中竹林关的竹编很有名。
(6)除上述产品外,还有黑木耳、香菇、木炭等其他皮棉产品。
七。森林资源
全县现有立木470.2万立方米,其中林分466.2万立方米,疏散木4万立方米。
八。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现状
全县总人口301582人,适龄劳动力总数13.25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1.75万人,农村劳动力11.5万人,女性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6万人。6岁至30岁人口4.37万人,31岁至45岁人口5.52万人,45岁以上人口3.36万人,分别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33%、42%和25%;现有随时可用劳动力3.86万人,分别从事20多个行业和工种,建筑、采矿、服装加工、养殖、金融、电焊、计算机、服务等专业技术水平人员9700人,占可用劳动力总数的25%,其中高级工481人,中级工1930人,初级工7239人。
劳务输出工作现状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为目标,丹县积极开发劳动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效率。2004年,共向广东、江苏、北京、新疆、Xi安等20多个省市的用人单位输出劳务5.46万人,收入1.34亿元,占计划的111.7%,增长17.4%。
劳务输出工作规划
按照“立足陕西、巩固新疆、进军东南、辐射全国”的市场定位,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充分发挥宁安劳务工作站的作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依托职校、农广校等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先培训后输出,力争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方、带动一方。加大劳务输出跟踪管理和维权服务力度,切实保护和维护出口商合法权益,力争今年劳务输出5万人次,收入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