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综合信息>选矿知识>钒的市场前景(钒的工业品位)

钒的市场前景(钒的工业品位)

钒的市场前景(钒的工业品位) 钒的生产现状

据报道,1994年和1995年,南非、俄罗斯、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共生产了33900吨和35000吨金属钒(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芬兰的数据尚缺);其中南非最大,中国分别为15700t、16000t和5000t。中国早期钒的生产受到南方小石煤矿开发利用的制约,而钒的大规模生产则始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开采:铁矿的开采带动了钒的开发利用。自1974年采用雾化吹钒以来,我国钒产品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1988-1991年中国主要钒产品产量

产品

1988

1989

1990

1991

钒渣(万吨)

8.16

5.83

6.72

~5.10

五氧化二钒(吨)

1709

1453.2

1625

875

资料来源:化学工业统计年鉴。

近年来,我国每年产生钒渣约5万~ 10万吨(上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有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市场上五氧化二钒的价格急剧下降。根据《中国化学工业年鉴》(1995/1996),中国1993年生产五氧化二钒1284吨,1994年生产603吨。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年鉴》(1997),1996年攀枝花钢铁公司生产钒渣8.33万吨,五氧化二钒0.21万吨;承德钢铁公司生产钒渣2.3万吨。其他钒制品如低钒合金钢也逐年增加:1985年为24.5万t,1989年为36.4万t,1991年为52.98万t(谭若斌,1995)。从1970年到1991年底,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开采铁矿石13961万吨,生产钒铁精矿6061万吨,同期生产铁2901万吨,钢2201万吨。自1974年以来,在炼铁过程中通过雾化吹钒综合利用钒资源,生产钒渣73.4万吨,成为我国钒渣的主要生产基地,迅速扭转了我国进口钒的局面,逐步成为世界主要产钒国之一。据国外人士分析,以五氧化二钒计,中国生产的钒产品占世界产量的13%。我国石煤提钒的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生产情况随国际市场钒价波动:20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钒价上涨,南方省份出现“石煤提钒热”。近100家小型和本土提钒制造商通过简单方法生产粗钒和少量精钒(V2O5 >: 98%),产品出口。到80年代初,国际市场钒价下跌,这些厂矿相继倒闭;只有湖南、河北、浙江的几家小厂维持少量生产。年产能700t左右,年产量只有400t左右。1986年,国际钒价再次上涨,供销趋势转好,给这些小厂小矿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开始挖掘石煤,恢复建设小型石煤提钒厂。到90年代初,我国已有26家,年产能约2800t,V2O5年产量约700t,占全国总产量的18%(蔡金强等,1993)。另据报道,攀枝花钢铁公司1989年生产钒渣7.5万吨,全国生产钒渣约10万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沸石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沸石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上一篇:我国铜矿资源的现状(我国铜矿资源特点)